- 刘维婕;刘坤;刘丹;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IHSS评分和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1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且安全性较高。
2019年05期 v.31 7-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申彦菊;胡伟;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2例Ⅱ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皮下注射治疗,两组均治疗16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指数(BMI)、脂质水平[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FBG)、餐后2 h血糖水平(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经16周治疗,两组患者BMI、脂质水平和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BMI、TG、LDL-C水平及各血糖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二甲双胍口服治疗。
2019年05期 v.31 9-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尚丽莉;孙姝;汪霆;
目的:观察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同等条件下自愿选择COOK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10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缩宫素引产的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bishop评分改善情况、干预后两组围生儿结局及分娩方式、宫颈裂伤率、阴道血肿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质量、身长、胎儿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宫颈裂伤发生率、阴道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引产安全有效。
2019年05期 v.31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红果;
目的:观察利托君联合烯丙雌醇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烯丙雌醇联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烯丙雌醇与利托君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保胎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水平。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4.87%(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2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孕酮、β-HCG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托君联合烯丙雌醇治疗复发性流产,可提高β-HCG和孕酮水平,提高孕妇的保胎成功率,且安全性高。
2019年05期 v.31 14-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爱彬;胡丹;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卵巢肿瘤蒂扭转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的200例老年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100例采用开腹手术为对照组,另100例采用妇科腹腔镜手术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卵巢肿瘤蒂扭转的效果优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
2019年05期 v.31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宏;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5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27例和对照组1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压和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Vm、Vs和R)和氧化应激状态相关指标(GSH、SOD、MDA);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肿体积和NIHSS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肿体积为(9.03±8.15)mL,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7.27±9.4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SH、SOD、Vm、Vs和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DA水平和NIHS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脱水、降颅压和降压治疗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治疗可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吸收和脑部血液循环,并可改善氧化应激状态。
2019年05期 v.31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白霞;
目的:观察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患者对脑钠肽(BNP)、胱抑素C(Cy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单纯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BNP、Cys-C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性因子水平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CRP、IL-10及IL-8水平,BNP、Cys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2/55),与对照组的2.2%(1/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脑钠肽、胱抑素C水平。
2019年05期 v.31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莹;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与舒血宁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舒血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长春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V、LBV、HBV、FIB、红细胞聚集指数较对照组低,ET-1水平较对照组低,NO、EED水平较对照组高,RVA、LVA、BA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能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可加快血流速度。
2019年05期 v.31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洁;
目的:观察免疫球蛋白、甲泼尼龙、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GBS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以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水平、肌力、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清和脑积液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8(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肢肌力和下肢肌力均较治疗前提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甲泼尼龙、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疗效优于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疗效。
2019年05期 v.31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于江;
目的:观察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NH-BNP)联合托伐普坦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托伐普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NH-BN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2项心功能指标和血浆NT-pro BNP水平以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LVEF、LVDd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NT-pro 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39%(13/33),与对照组的21.21%(7/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BNP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其预后,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2019年05期 v.31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秀珍;
目的:探究华法林抗凝治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的192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所用抗凝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6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华法林,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凝血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循环内皮细胞(CEC),内皮素-1(ET-1)、纤维蛋白原(FI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性房颤,除了能延长凝血时间,还能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与心功能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2019年05期 v.31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会芳;
目的: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7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8例给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49例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脏舒张功能各指标[E血流速率(DT)、等容舒张时间(IVRT)]及炎性因子各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DT大于对照组,IVRT及血清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5/49),对照组为8.33%(4/4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可改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舒张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2019年05期 v.31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宋德义;
目的:观察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老年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老年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茶碱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FEV1/FVC、PEF)、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PE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45/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老年哮喘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效果。
2019年05期 v.31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立国;
目的:观察胸腔闭式引流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选取自发性气胸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恢复情况,各项血气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51/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91%(4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复张时间、血气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R、RR、PaCO_2、PaO_2、SaO_2和pH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5%(4/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64%(1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优单纯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效果。
2019年05期 v.31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娜;崔凌燕;宋娜;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BA)慢性持续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的92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茶碱缓释片及酮替芬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哮喘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65%(44/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哮喘发作率为10.87%(5/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30%(1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茶碱缓释片及酮替芬口服治疗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可有助于改善BA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BA复发率。
2019年05期 v.31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韩阳利;王敏芳;
目的:观察小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8例老年MM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MP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化疗方案相比,小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化疗方案应用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中,效果更显著,可有效缓解症状,且安全性好。
2019年05期 v.31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许淑静;
目的:探究应用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采用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治疗有效率及抑郁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基本相近,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抑郁症,可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2019年05期 v.31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侠;
目的:观察靶向药物沙利度胺治疗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选择晚期肝癌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Gemox方案联合参一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肝区疼痛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3.19%(25/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79%(1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区疼痛治疗总有效率为74.47%(35/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19%(2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恶心呕吐、皮疹、外周神经毒性等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生存率为34.04%(16/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64%(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Gemox方案联合参一胶囊治疗基础上采用靶向药物沙利度胺治疗晚期肝癌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肝区疼痛治疗总有效率和生存率。
2019年05期 v.31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金松臣;
目的:比较肺叶和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的早期NSCLC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行肺段切除术的3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行肺叶切除术的4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术前、术后7 d及1个月时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个月,观察组FEV1、FVC及MVV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IL-6、CRP及TG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优于肺叶切除术。
2019年05期 v.31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爽;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生殖内分泌功能和月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包括雌二醇(E2)、卵泡生成激素(FSH)、孕激素(P);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月经量、月经持续时间和月经周期。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患者的FSH、E2及P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月经量、月经来潮持续时间和月经周期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月经,但不会影响患者的生殖内分泌功能。
2019年05期 v.31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涛淘;齐茹;房姝妍;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术后的效果及术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状况。方法:选择收治的62例宫颈癌患者,予以腹腔镜手术,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评分、生存质量状况评分与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术后的焦虑与抑郁等心理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并且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的随访可知,共有3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复发率为3%;经过两年的随访可知,患者均接受了不同方案的放疗与化疗治疗,其中40例患者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9例患者接受顺铂联合5-FU治疗,6例患者接受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5例患者进行单纯放疗治疗。经过相应的治疗后,患者的总生存率为100%。结论:对宫颈癌患者予以腹腔镜手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2019年05期 v.31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顾爽;
目的:观察腹腔镜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97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方案治疗,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0%(5/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83%(2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9%(46/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9%(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观察组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应用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手术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术后并发症少。
2019年05期 v.31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凤娟;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方法:选择耐多药肺结核患者26例,采用住院号的奇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采用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卷曲霉素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指标(CD4~+、CD8~+、IgG、IgA、IgM)、痰抗酸杆菌(AFB)转阴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CD4~+、CD8~+、IgG、IgA、IgM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AFB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优于单纯莫西沙星治疗效果。
2019年05期 v.31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席国旺;姜威宏;李中学;刘一鸿;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肾结石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研究组接受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及康复指标、住院费用、一次性碎石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4.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99.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优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效果。
2019年05期 v.31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范明威;
目的:观察微量泵持续给药硬膜外麻醉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分次给药麻醉,观察组给予微量泵持续给药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术中麻醉药总使用量、多巴胺使用量、血流动力学及麻醉阻滞平面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麻醉药总使用量及多巴胺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切片时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切皮时、切皮后10 min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毕麻醉阻滞平面分布状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实施微量泵持续给药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与分次给药相当,但微量泵持续给药硬膜外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可减少术中麻醉药使用量及多巴胺用量。
2019年05期 v.31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苑方松;
目的:观察肛裂切除内括约肌部分松解黏膜下移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陈旧性肛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肛裂切除内括约肌部分松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肛裂切除内括约肌部分松解黏膜下移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44%(3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5%(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疼痛消失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2/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08%(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裂切除内括约肌部分松解黏膜下移术治疗陈旧性肛裂效果显著,能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疼痛感,促进伤口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19年05期 v.31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玉凤;
目的:观察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三联抗菌药物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96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研究组给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三联抗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半年后的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的病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是2.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减小,且研究组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三联抗菌药物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效果确切,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预防复发。
2019年05期 v.31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飒;
目的:观察盐酸拉贝洛尔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1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取盐酸拉贝洛尔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7 d后两组血压水平[舒张压(DBP)、收缩压(SBP)]、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和羊水指数(AFI)、胎儿脐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比值(S/D)的变化情况、分娩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BP与SBP、24 h U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FI明显高于对照组,S/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产率90.32%高于对照组,窒息发生率7.14%、流产或死胎率9.68%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拉贝洛尔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效果优于盐酸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
2019年05期 v.31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辉;
目的:观察克霉唑阴道片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真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64例复发性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2)和研究组(n=32)。对照组患者使用氟康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外阴瘙痒、白带异常、排尿痛、腰腹疼痛)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外阴瘙痒、白带异常、排尿痛、腰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6.25%(2/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13%(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31/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3%(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阴道片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真菌性阴道炎的效果优于单用氟康唑治疗。
2019年05期 v.31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仙平;
目的:观察多次间歇蓝光照射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疗程结束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57%(40/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BiL及I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间歇蓝光照射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更有效降低患儿血清TBiL及IBiL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
2019年05期 v.31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玲;
目的:观察复方炉甘石洗剂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取48例过敏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炉甘石洗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全身不适等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炉甘石洗剂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皮炎的效果优于单纯复方炉甘石洗剂治疗效果。
2019年05期 v.31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石云龙;
目的:观察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的97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取布林佐胺方案治疗,对照组采取马来酸噻吗洛尔方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眼压、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视野缺损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与睫状后动脉(PCA)的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SV)、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ED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R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侧、颞侧、上方、下方缺损范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马来酸噻吗洛尔相比,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增强降眼压效果,有效改善眼部血流动力,缩小视野受损范围。
2019年05期 v.31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邹衍;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血管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的115例视网膜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53%(54/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21%(4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3.39%(2/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64%(1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RBC)、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WB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9%(2/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36%(1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糖皮质激素相比,糖皮质激素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视网膜血管炎的临床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复发率低,且安全性好。
2019年05期 v.31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清武;陈杰;岳军艳;窦文广;
目的: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胸腹部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8年2月的67例高危胸腹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CT和MRI检查。观察CT和MRI检查的影像学特点,对比二者的诊断价值。结果:67例患者中共有36例胸腹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CT检查主要影像学表现有:与肌肉等密度、斑片状囊变坏死区、条状钙化、不均匀强化、呈"地图"样,明显强化的迂曲血管;MRI检查主要影像学表现有:T1WI等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或高信号、肿瘤内囊变等;CT诊断的特异度、准确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大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和MRI诊断该病的AUC分别为0.702、0.891,约登指数分别为0.61、0.97。结论:CT和MRI诊断胸腹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均有典型的影像学特点,且均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其中MRI的诊断价值较高。
2019年05期 v.31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芳;王雪梅;陈文春;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的62例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手术或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乳腺病变,良性34例,恶性28例,均接受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常规MRI检查,取弥散敏感系数(b)值为600 s/mm~2、1 000 s/mm~2时,计算病灶检出率,并比较不同b值下及正常腺体和良恶性病变组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b值为1 000 s/mm~2时,病灶检出率为95.16%(59/62),明显高于b值为600 s/mm~2时的74.19%(4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1 000 s/mm~2时,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b值为600 s/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的恶性病变ADC值比较,b值为1 000 s/mm~2恶性病变的ADC值低于b值为600 s/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的正常腺体组织ADC值明显高于良恶性病变,且良性病变ADC值明显高于恶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高b值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作用明显。
2019年05期 v.31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冯冰;
目的:分析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肝血管瘤、肝细胞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0例(90个病变)接受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45例肝血管瘤患者和45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比较肝血管瘤和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病变直径、病变杨氏模量平均值、病变与邻近肝组织杨氏模量平均值的比值,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病变杨氏模量平均值对肝血管瘤和肝细胞性肝癌的诊断临界点。结果:肝血管瘤和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病变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血管瘤患者的病变杨氏模量平均值、病变与邻近肝组织杨氏模量平均值的比值均明显高于肝细胞性肝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杨氏模量平均值对肝血管瘤和肝细胞性肝癌的诊断临界点为13.15 kPa,其特异度为56.0%,敏感度为87.6%,AUC为81.5%(95%CI=73.9%~89.2%);病变与邻近肝组织杨氏模量平均值的比值对肝血管瘤和肝细胞性肝癌进行诊断的临界点为1.32 kPa,其特异度为78.5%,敏感度为98.1%,AUC为97.0%(95%CI=94.4%~99.5%)。结论: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肝血管瘤、肝细胞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作为鉴别诊断两种疾病的有效参考依据。
2019年05期 v.31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吴木军;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与胃镜检查在胃间质瘤(GST)诊断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疑似GST患者(经病理检查14例确诊为GST,4例不是GST)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与胃镜检查,以病理学活检诊断的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和胃镜的诊断准确率,依据Fletcher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级,分析CT影像学资料与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MSCT诊断准确率为100.0%,明显高于胃镜检查的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漏诊率为0.0%,明显低于胃镜检查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误诊率为0.0%,明显低于胃镜检查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胃间质瘤最大径、液化坏死、瘤内迂曲血管比较,差异均有统学意义(P<0.05);而肿瘤的形状、生长方式及瘤内钙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对胃间质瘤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胃镜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且CT的影像学特征可为患者术前评估、诊疗方案制定和预后评价提供参考。
2019年05期 v.31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航一;
目的:分析三维颈动脉超声技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7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和三维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对患者颈动脉三维重建,比较两种方式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内动脉内径、颈总动脉内径、颈动脉斑块及狭窄的检出情况,同时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1)两种检测方式所得的颈总动脉内径、颈内动脉内径和颈动脉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种方式检测的舒张末期最低流速、阻力指数、收缩期流速峰值、平均流速及搏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种检测方式斑块检出情况与狭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SA相比,三维颈动脉超声技术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检查,其动脉管壁厚度、管腔狭窄程度、斑块类型及动脉狭窄检出率较高,图像更清晰,操作更为方便,且具有无创性。
2019年05期 v.31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璐;
目的:分析颅脑超声诊断对于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准确率的意义。方法:选择123例疑似颅内出血的高危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均行颅脑超声检查,并随访1年,观察超声检查结果、颅内出血分级情况及大脑中动脉血流情况,以最终随访复查结果为根据,分析超声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123例疑似高危患儿中,超声检查初次诊断为颅内出血的患儿85例,随访1年后,91例患儿最终确诊为新生儿颅内出血80例,超声检查阳性预测值为87.91%(80/91);超声未确诊的32例患儿中,在随访1年内,经多次复诊确诊5例为新生儿颅内出血,阴性预测值为90.63%(29/32);超声检查敏感度为94.12%(80/85),特异度为82.86%(29/35),准确度为88.62%(109/123)。其中,超声检查检出脑室内出血71例,脑实质出血4例,蛛网膜下出血1例,硬脑膜下出血4例,与最终诊断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FI检查VS为(56.14±18.57)cm/s,VD(15.87±3.46)cm/s,RI为(0.63±0.08)。结论:颅脑超声诊断对于早期无症状、存在不同高危因素患儿的颅内出血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与敏感度。
2019年05期 v.31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高玉娜;赵艺然;
目的:观察视频脑电图检测在儿童重症颅内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210例的重症颅内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视频脑电图检查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的结果。结果:视频脑电图检出率为88.6%(186/210),明显高于MRI检查的74.3%(156/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症颅内感染患儿治愈时间与视频脑电图检测异常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视频脑电图检测在儿童重症颅内感染患儿中的检出率高于MRI检测。
2019年05期 v.31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江涛;
目的:观察菌阴肺结核采取不同方法联合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25例菌阴肺结核疑似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75例。A组实施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B组实施结核杆菌抗体(TB-Ab)检查,C组接受T-SPOT.TB与TB-Ab联合检查。三组均接受组织培养和病理检测,并以此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SPOT.TB及TB-Ab三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A组、B组和C组菌阴肺结核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2.67%(62/75)、69.33%(52/75)、68.00%(51/75);A组诊断准确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准确度显著高于C组(P<0.05);A组的诊断灵敏度为89.83%(53/59),明显高于C组的62.71%(37/59)和B组的66.10%(39/59)(P<0.05),但C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诊断特异度为87.50%(14/16),稍高于B组的81.25%(10/16)(P>0.05),但显著高于A组的56.25%(9/16)(P<0.05)。结论:菌阴肺结核采取不同方法联合诊断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价值,有助于为临床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2019年05期 v.31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晓坤;丁祖虎;赵松威;王庆波;
目的:观察肺隐球菌病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病理活检或细菌学确诊,且接受肺部CT检查,观察肺隐球菌病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经病理检查或细菌学证实的61例肺隐球菌病患者中,患者肺部CT影像表现以结节或肿块、单发或多发斑片影、斑片影与结节或肿块影混合为主;其中多发结节型33例,单发结节型21例,突变型7例,不同病理分型患者的CT征象特点不同;病理对照结果发现,结节切面颜色主要表现为灰黄色,边界非常清晰,通过穿刺活检的方式可观察到纤维组织增生病。结论:经肺部CT增强扫描,可为肺隐球菌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且不同病理分型的肺隐球菌病的CT检查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在临床诊断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019年05期 v.31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陆艳;
目的:分析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3例(82个病变关节)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采用超声诊断仪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最大积液深度、滑膜厚度进行检测并比较,同时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比较。分析关节最大积液深度、滑膜厚度与ESR、CR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关节最大积液深度、滑膜厚度、ESR和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最大积液深度、滑膜厚度和ESR、CRP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超声诊断能直观观察患者的关节滑膜、积液等病变情况,且其与炎症因子水平呈相关,为医师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参考依据。
2019年05期 v.31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古小东;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甲状腺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1/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缓解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19年05期 v.31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艺晓;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31I核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和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为98.0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核素治疗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且可降低术后核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2019年05期 v.31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许徽;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甲状腺癌患者7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与研究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可减少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2019年05期 v.31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芳;付聪聪;
目的:观察基于Orem理论的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基于Orem理论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ESCA量表)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24%(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ESCA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Orem理论的护理可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满意度。
2019年05期 v.31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秦艳;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AM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心理状态、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为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为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6/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1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率,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2019年05期 v.31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素贞;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82例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实施品管圈前后进行分组,将2017年7月至12月给予常规护理的4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6月期间实施品管圈活动的4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分析圈员能力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例数少于对照组,但两组死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圈员品管手法运用、解决问题能力、和谐度、自信心、积极性、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及团队凝聚力的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气管切开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品管圈活动,能明显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
2019年05期 v.31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冰冰;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GC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GCS评分。
2019年05期 v.31 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张玲;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对普外科高龄患者切口感染、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普外科高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7.89%(1/38),略低于对照组的15.79%(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4.74%(36/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高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一定程度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其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率。
2019年05期 v.31 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瑞;周亚平;贾改敬;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患儿遵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的患儿13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并发症发生率及其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为(96.35±2.4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69±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9%(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93%(1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01%(65/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6%(5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患儿的遵医行为,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儿术后康复进程,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2019年05期 v.31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志霞;
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2例骨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风险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满意率为88.89%(32/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2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8%(1/36),低于对照组的11.11%(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骨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管理效果。
2019年05期 v.31 16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哲;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结合面部护理对寻常型痤疮患者护理效果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寻常型痤疮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结合面部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痤疮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痤疮愈合时间为(19.26±3.1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3.54±4.9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6%(60/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89%(5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结合面部护理应用于寻常型痤疮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缩短痊愈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2019年05期 v.31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李斌;
目的:观察以临床路径为指导的无痛管理模式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以临床路径为指导的无痛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视觉模拟(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临床路径为指导的无痛管理模式应用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且并发症较少,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患者满意度。
2019年05期 v.31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何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高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高龄髋部骨折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法)、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可促进高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疼痛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2019年05期 v.31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荷;
目的:观察全程护理对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患儿不适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18例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比较两组不适程度、生理指标变化情况、一次插管成功率及检查时间。结果:观察组紧张恐惧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检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应用于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的患儿,可有效减轻其不适程度,改善其生理状态,提升一次插管成功率,缩短检查时间。
2019年05期 v.31 17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丽萍;
目的:观察品管圈管理对住院期间产妇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产妇8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7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品管圈管理。比较两组的纯母乳喂养率。结果:研究组纯母乳喂养率为57.9%(259/447),对照组为36.0%(161/4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母乳喂养不成功的原因主要包括乳汁量过少、未做到有效频繁的吮吸、乳头平坦或凹陷等,其中研究组产妇中乳汁量原因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哺乳方法不正确所占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护理有助于提高住院期间产妇纯母乳喂养率。
2019年05期 v.31 173-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华栋娟;
目的:观察品管圈护理在门诊静脉留置针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120例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品管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异常情况发生率,比较实施品管圈护理前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评分,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留置针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护理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护理可减少门诊静脉留置针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2019年05期 v.31 175-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