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论著

  • 棘突骨块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中的应用

    周翔;

    目的:探究棘突骨块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70例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35例,给予常规组Cage植骨融合,干预组给予自体棘突骨块融合,随访两组患者6~24个月,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优良率为94.29%,与常规组91.4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12个月VAS疼痛评分、椎间高度、腰椎前凸角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植骨融合率为94.29%,常规组植骨融合率为9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ge植骨融合与自体棘突骨块融合均可用于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效果相似。

    2019年10期 v.31 1-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王同迅;

    目的:探讨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均为首次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照组患儿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持续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气道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各项气道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炎症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1例(2.5%)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2例(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可以显著缓解患儿呼吸道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有效改善气道功能,具有较高安全性。

    2019年10期 v.31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晚期肾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王晓冰;

    目的:观察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晚期肾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晚期肾肿瘤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观察近期、远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13例病灶缩小,19例病灶无明显变化;治疗1年后,22例部分缓解,6例病情稳定,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患者术后3 d BUN(3.95±0.98)mmol/L、Scr(47.65±12.33)μmol/L与术前(4.14±1.04)mmol/L、(45.37±13.26)μ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中8例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腹膜后局限性出血、局部酸痛、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结论: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晚期肾肿瘤近远期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2019年10期 v.31 6-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观察

    刘春雨;栾岚;

    目的: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联合化疗,观察组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常规药物和化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22/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1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4.00%(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00%(1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有利于降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提高其血红蛋白含量,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药物联合化疗,且安全性高。

    2019年10期 v.31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治疗手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烧伤缺损的临床观察

    惠雷;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治疗手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烧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4例手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烧伤缺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比较两组皮瓣成活率、皮瓣感染率、住院时间、皮瓣断蒂时间,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皮瓣成活率为92.98%(53/57),高于对照组的73.68%(42/57);皮瓣感染率为3.51%(2/57),低于对照组的14.04%(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皮瓣断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治疗手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烧伤缺损,能明显提升皮瓣存活率,减少皮瓣感染,加速患者康复。

    2019年10期 v.31 11-1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心功能的影响

    杨海涛;

    目的:观察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衰伴心律失常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单用胺碘酮,观察组予以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VEF值高于对照组,LVEDD与LVESD值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用可改善慢性心衰伴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2019年10期 v.31 13-1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临床药师干预在首发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吴琪;魏艳芳;吴静;康林泉;刘梅娟;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干预在首发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初发脑梗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药师干预。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漏服率、脑梗死复发率、再住院率、血压控制达标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药物漏服率低于对照组(P<0.05);12个月后观察组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脑梗死复发率、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采用临床药师干预在首发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降低药物漏服率、脑梗死复发率和再入院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出院指导。

    2019年10期 v.31 15-1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叶酸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影响

    郑斯卓;高孟尧;

    目的:观察叶酸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发病就诊的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叶酸片口服治疗。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临床疗效,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cy、MDA均较治疗前水平降低,SOD水平均较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Hcy、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叶酸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恢复患者神经功能,且能显著改善氧化应激水平。

    2019年10期 v.31 17-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宁蒙蒙;

    目的:对比阿替普酶及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6例和研究组68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治疗,研究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d、1周和3个月时的NIHSS评分;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介素细胞-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1 d、1周和3个月时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研究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与尿激酶相当,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状态,降低出血发生率。

    2019年10期 v.31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甘露醇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出血致脑水肿的效果

    韩索;

    目的:观察甘露醇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出血致脑水肿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脑出血致脑水肿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尿量、颅内压、脑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尿量高于对照组,颅内压、脑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50/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1%(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9%(8/51),与对照组的17.65%(9/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甘露醇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出血致脑水肿的效果优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纯采用甘露醇治疗效果。

    2019年10期 v.31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

    韩自旺;马金霞;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CI术的104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率、心血管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FIB、P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FIB、PT水平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77%(3/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23%(1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0.00%(0/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54%(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5/52),与对照组的7.69%(4/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疗效优于氯吡格雷治疗,可改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小板聚集率及凝血功能,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凝血功能障碍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2019年10期 v.31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

    李之恒;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洛伐他汀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及血清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脂联素(APN)]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DL-C、HDL-C、TC、TG、APN、Hcy、hs CRP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优于洛伐他汀治疗效果,可改善血脂和细胞因子水平。

    2019年10期 v.31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比较

    刘平;王丹;盖萌;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2 h、24 h及48 h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下床、排气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48 h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3/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症状缓解率及肌瘤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手术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2019年10期 v.31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氯沙坦联合雷米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刘晓利;

    目的:观察氯沙坦联合雷米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04例E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雷米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氯沙坦联合雷米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肱动脉测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水平、治疗1个月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8%,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ET-1低于对照组,NO、FM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效比大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2%与对照组3.8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雷米普利治疗EH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雷米普利治疗疗效,能增强降压效果,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安全可靠,但费用相对雷米普利单一用药较高。

    2019年10期 v.31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对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吴艳丽;路素品;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对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扩张型心肌病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曲美他嗪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率变异性指标、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67.35%),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及心率变异性指标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 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差值大于50 ms相邻R-R间期与心动周期次数的比值(PNN50)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37%)与对照组(12.2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具有显著疗效,可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提高心脏功能,改善预后。

    2019年10期 v.31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郑新民;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6/75),与对照组的6.67%(5/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优于单纯美托洛尔治疗。

    2019年10期 v.31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每日唤醒联合早期组合式功能锻炼在ICU获得性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

    周纪妹;郑俊丽;

    目的:观察每日唤醒联合早期组合式功能锻炼在ICU获得性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ICU获得性肌无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每日唤醒计划及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组合式功能锻炼。比较两组功能锻炼后24 h、3 d、7 d及10 d时的肌力情况;同时记录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压疮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功能锻炼后24 h及3 d,两组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评分(MRC-scor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锻炼后7、10 d,观察组MRC-score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压疮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日唤醒联合早期组合式功能锻炼应用在ICU获得性肌无力患者中,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减少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2019年10期 v.31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联合环孢素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田秋生;

    目的:观察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F)联合环孢素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60例SA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33)及对照组(n=27),对照组患者给予ATG-F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环孢素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BP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联合环孢素A治疗SAA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血象指标,改善细胞免疫水平。

    2019年10期 v.31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比较

    井元辉;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采取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对照组采取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生命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87%(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10%(2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消化性溃疡疾病量表(PUD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相比,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2019年10期 v.31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效果

    孙贺;

    目的:比较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5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非布司他治疗,对照组采用别嘌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尿酸、内皮素-1(ET-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一氧化氮(NO)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尿酸、ET-1、ICAM-1、MPO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与对照组的9.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效果优于别嘌醇,能够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2019年10期 v.31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

    王金龙;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6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ALT、AST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及血氨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与对照组的10.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可有效降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血氨水平和改善肝功能,效果优于单纯基础治疗。

    2019年10期 v.31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渗盐溶液和平衡盐溶液在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杨勇;

    目的:比较高渗盐溶液和平衡盐溶液在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住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患者急救时选高渗盐溶液,对照组选平衡盐溶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研究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3/38),与对照组的2.6%(1/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压、心率、pH值恢复时间及休克纠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盐溶液在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平衡盐溶液。

    2019年10期 v.31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观察

    李光慧;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肝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纳洛酮组、门冬氨酸鸟氨酸组及联合组各30例。比较三组血氨、转氨酶及总胆红素指标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血氨、AST及TBI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血氨、AST及TBIL水平明显低于门冬氨酸鸟氨酸组与纳洛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27/30),明显高于门冬氨酸鸟氨酸组的66.67%(20/30)和纳洛酮组的70.00%(2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纳洛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3.33%(1/30),门冬氨酸鸟氨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2019年10期 v.31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

    陈奎;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03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研究组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对照组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碎石成功率、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清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碎石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红蛋白(Hb)下降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及PCNL技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均较理想,但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对患者的创伤更小,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2019年10期 v.31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联合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宫颈HPV感染疗效观察

    王云香;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联合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宫颈HPV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宫颈HPV感染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采取聚甲酚磺醛溶液宫颈上药,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均治疗3个月。统计两组临床症状(接触出血、下腹坠胀、腰痛腰酸、白带增多)缓解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接触出血、下腹坠胀、腰痛腰酸、白带增多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4.36%)(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与对照组(7.69%)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联合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宫颈HPV感染,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好。

    2019年10期 v.31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解剖型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王健;

    目的:观察解剖型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观察组采用解剖型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完全负重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型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较小,有助于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高。

    2019年10期 v.31 59-6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效果比较

    张娜;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HLU)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HLU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康复进程、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素(LH)]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L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E2、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子宫切除术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HLU能显著减少术中损伤,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康复进程,且能改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及预后效果。

    2019年10期 v.31 61-6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梁秀侠;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方法:选取6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LH、FSH、E2和T四项性激素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得到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29/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7%(2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31),与对照组的12.9%(4/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改善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情况,且不会产生新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2019年10期 v.31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早期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用于新生儿危重症效果观察

    钟俊炎;黄美;

    目的:探究窒息及感染导致的新生儿危重症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窒息及感染导致的危重症新生儿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急救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对比不同组别存活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危重症评分、低钙血症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不同组别存活患儿新生儿转运生理稳定指数(TRIPS)、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SNAP)-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患儿低钙血症发生率为4.88%(2/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88%(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4,P=0.028)。结论:对于窒息及感染导致的新生儿危重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可提升患儿生存率,改善危重症状,降低低钙血症发生率。

    2019年10期 v.31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左卡尼汀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贫血及营养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

    陈巧云;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及营养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左卡尼汀辅助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贫血相关指标水平、营养状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外周血红细胞计数(RBC)、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B)等指标水平较治疗前低,观察组HCT、HB、RBC、Alb、TP、PAB水平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辅以左卡尼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不良及贫血状况,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2019年10期 v.31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普米克令舒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观察

    史进文;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的90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免疫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78%(44/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4%(3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CP、IL-13和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普米克令舒相比,普米克令舒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更显著,能有效调节患儿的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

    2019年10期 v.31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患儿体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胡炜;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患儿体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40例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知识、图片词汇、算术、图片概括、领悟、动物下蛋、图画填充、迷津、视觉分析、木块图案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OSA-18量表中睡眠障碍、情绪问题、身体症状、日间功能、监护人关心的问题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影响患儿的正常发育、认知功能和生命质量。

    2019年10期 v.31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微创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效果

    李春苗;王倩倩;许莹;

    目的:观察微创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效果。方法:选取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7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儿接受扁桃体剥离术+腺样体刮除术,观察组患儿接受微创等离子消融术。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5.41%,低于对照组的23.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治疗期间,对患儿施以微创等离子消融术,可以提高手术操作的精准度,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19年10期 v.31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压氧联合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

    王新君;郭俊磊;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联合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CP)的疗效。方法:选择CP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米诺环素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牙周相关指标,包括牙周袋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包括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D、PLI、SBI、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联合米诺环素软膏治疗CP的效果优于单纯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效果。

    2019年10期 v.31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经阴道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王博;

    目的:比较经阴道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6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8例,经阴道手术组接受经阴道手术治疗和经腹腔镜手术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51.36±4.79)min、排气时间(15.67±3.12)h、住院时间(5.92±1.35)d,长于经阴道手术组的(38.57±5.04)min、(11.39±2.84)h、(3.87±1.84)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97±0.52)分,高于经阴道手术组的(1.95±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治愈率为98.28%,高于经阴道手术组的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疗效各有优势,经阴道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腹腔镜手术治愈率高。

    2019年10期 v.31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孙允涛;

    目的: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干预和治疗,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2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将其分为观察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60例和对照组(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66例,采用单因素分析诱发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分析诱发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C级、中/重度腹水、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及凝血酶原时间(PT)>16 s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胃左静脉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病因、血小板水平、胃底静脉曲张及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重度腹水、胃左静脉内径增大、PT>16 s和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均是导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发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很多,中/重度腹水、胃左静脉内径增大、PT>16 s和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均是诱发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必须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尽早给予干预和治疗,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

    2019年10期 v.31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精神卫生

  • 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发作的疗效

    安善佐;申爱群;周德鹏;邓春燕;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氯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治疗6周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分、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YMRS评分、BRMS评分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发作的效果优于小剂量氯氮平联合丙戊酸钠,能有效抑制患者躁狂发作,且有助于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

    2019年10期 v.31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职彦敏;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1年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分,以及1年内疾病的复发率。结果:护理前,两组BPRS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年后,研究组焦虑抑郁、思维障碍、缺乏活力、敌对猜疑、激活性评分低于护理前,且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年内疾病复发率为0.18%,低于对照组的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应用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使其获取到全面的疾病与心理健康支持,继而改善病情,提高生命质量,降低复发率。

    2019年10期 v.31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拉莫三嗪治疗中老年癫痫合并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李志勇;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治疗中老年癫痫合并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中老年癫痫合并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施以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施以拉莫三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癫痫平均发作次数、抑郁(SD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癫痫平均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率2.08%(1/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1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对中老年癫痫合并抑郁症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减少癫痫平均发作次数,降低SDS评分,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

    2019年10期 v.31 89-90+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临床康复

  • 呼吸康复训练指导在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陈珊珊;

    目的:观察呼吸康复训练指导在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H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呼吸康复训练指导,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情况评分为(92.58±10.6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2±9.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康复训练指导应用在HAP患者中,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2019年10期 v.31 91-9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儿童脑瘫的效果观察

    张少华;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儿童脑瘫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瘫患儿8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综合功能改善情况(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自理动作、社会适应性、运动功能、语言能力、认知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儿童脑瘫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儿的综合功能。

    2019年10期 v.31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中西医结合

  • 麝香保心丸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王海棠;王海洪;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原发性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压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优于单纯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绞痛症状,维持血压稳定性,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

    2019年10期 v.31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郁气滞型心悸的临床效果

    杨笛;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郁气滞型心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肝郁气滞型心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口服心律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心律失常分级、生命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胸闷、心悸、夜寐不安、胸胁胀痛等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律失常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服心律平片治疗基础上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肝郁气滞型心悸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提高生命质量评分。

    2019年10期 v.31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平积汤加减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

    孙晶;

    目的:观察平积汤加减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平积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子宫肌瘤体积及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水平。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的78.05%(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肌瘤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E2、P、PR、E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积汤加减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米非司酮治疗疗效。

    2019年10期 v.31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通补兼施法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效果

    龚廷信;

    目的:观察通补兼施法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补兼施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α1微球蛋白(α_1-MG)、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ALB、α_1-MG、β_2-MG水平及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补兼施法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效果优于单纯缬沙坦治疗,可减少尿液中的蛋白含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2019年10期 v.31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氯沙坦联合糖肾地黄汤治疗肾阴虚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鹏凯;白洁;

    目的:观察氯沙坦联合糖肾地黄汤治疗肾阴虚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肾阴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糖肾地黄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BUN、Scr、UAER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患的中医症状积分、BUN、SCR、UAER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4/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0%(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糖肾地黄汤治疗肾阴虚型糖尿病肾病的效果优于氯沙坦单独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019年10期 v.31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壮医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症的疗效

    李慧朋;李彦丰;

    目的:观察壮医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失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行艾司唑仑片联合壮医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SQI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基础上采用壮医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症的效果优于单纯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效果。

    2019年10期 v.31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局部肿胀、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王小伟;

    目的:观察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局部肿胀、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肱骨近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中医骨折三期治疗。比较两组局部肿胀改善程度及肩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局部肿胀改善2~3级发生率、总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功能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可缓解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局部疼痛肿胀、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2019年10期 v.31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中医药研究

  • 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万新军;

    小包装中药饮片具有保留中药饮片的传统应用特色、提高调剂工作效率与称量准确度、减少药品浪费、改善中药房的工作环境、维护患者知情权等优势,但是其也存在调剂柜占据空间大、剂量规格不完全、饮片鉴别难度较大、饮片名称混乱、装量差异、包装材料污染环境等问题,本文基于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其日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2019年10期 v.31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检验与影像

  • 256层螺旋CT在主动脉瓣膜病变TAVI术前筛查中的应用

    李岩锋;王汇芬;

    目的:探究256层螺旋CT在主动脉瓣膜病变经导管主动瓣膜植入术(TAVI)术前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3例主动脉瓣膜病变患者,采用256层螺旋CT进行TAVI术前筛查,根据主动脉及周围动脉情况选择合适的人工瓣膜。结果:主动脉周长、面积、直径提示的瓣膜型号不完全相符,43例患者中3例因主动脉瓣过大不适合行TAVI治疗,其余40例患者行TAVI治疗,最终8例置入26号人工瓣膜,20例置入29号人工瓣膜,12例置入32号人工瓣膜。36例患者成功置入人工瓣膜,术中仅存在少量瓣周漏;4例患者由于人工瓣膜置入较低,造成中等量瓣周漏,再次行较高位置人工瓣膜置入后,瓣周漏明显减少至微量或少量。结论:主动脉瓣膜病变患者TAVI术前行多层螺旋CT筛查,可准确选择人工瓣膜及手术入路,提高手术成功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10期 v.31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

    于馥玮;

    目的:分析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腹腔镜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腹腔镜治疗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置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CT三维重建技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灌洗引流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率和二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采用CT三维重建技术可显示出胰腺坏死部位、胰周积液范围,胰腺解剖结构,为手术方式选择、清除范围确定以及规避脏器损害均有积极意义,可提升手术安全性、有效性。

    2019年10期 v.31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调强放疗后胸部肿瘤患者动态心电图异常的发生规律

    余新思;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后胸部肿瘤患者动态心电图异常的发生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的90例胸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类型将其分为乳腺癌组、食管癌组和肺癌组各3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单纯放疗组、同步放化疗组和序贯放化疗组各30例,并予以动态心电图检查,统计90例胸部肿瘤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当天、治疗后6个月的动态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乳腺癌组、食管癌组、肺癌组的动态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单纯放疗组、同步放化疗组、序贯放化疗组的动态心电图异常发生率。结果:治疗前、治疗当天与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窦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治疗当天偶发房性心律失常率、ST-T改变发生率、频发房性心律失常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偶发房性心律失常、ST-T改变发生率、频发房性心律失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食管癌组、肺癌组调强放疗前后动态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放疗组、同步放化疗组、序贯放化疗组治疗前后窦性心律失常、偶发房性心律失常、频发房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及ST-T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放疗当天胸部肿瘤患者动态心电图易出现偶发房早、ST-T改变、频发房早等异常,与肿瘤类型及治疗方法无关,半年后可恢复正常。

    2019年10期 v.31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SIL-2R、IL-6、IL-8水平与性激素的相关性分析

    韩丹;

    目的:分析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与性激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的68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设置为疾病组,将其中处于非活动期的39例患者设为A组,处于活动期的29例患者设为B组;另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体检的35例健康女性的临床资料,设为健康组。比较不同组别血清SIL-2R、IL-6、IL-8水平与性激素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三组雌二醇(E2)、孕酮(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血清SIL-2R、IL-6、IL-8水平及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素(LH)、催乳素(PRL)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且A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睾酮(T)水平明显高于A组和B组,且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血清SIL-2R、IL-6、IL-8水平与FSH、LH、PRL水平呈正相关,与T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E2、P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女性SLE患者血清SIL-2R、IL-6、IL-8水平与性激素FSH、LH、PRL、T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可反应出疾病活跃程度,为SLE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2019年10期 v.31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血清SAA、IL-6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刘磊;葛丽丽;

    目的:观察血清SAA、IL-6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疑似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依据病原体检测结果不同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n=100)和病毒感染组(n=100),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SAA、IL-6、CRP水平与阳性率高于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病毒感染组患儿SAA、IL-6、CRP水平与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研究对象SAA、IL-6、CRP含量与阳性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结果可以得出,SAA联合IL-6检测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AUC=0.890,高于SAA检测的0.759、IL-6检测的0.727、CRP检测的0.730;血清SAA联合IL-6检测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的AUC=0.831,高于SAA检测的0.673、IL-6检测的0.626、CRP检测的0.618。结论:血清SAA、IL-6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独SAA、IL-6、CRP检测效果。

    2019年10期 v.31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血清PSA水平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蒋团建;黄仁胜;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治疗的92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前前列腺体积不同将其分为小体积组(<40 mL,n=38)、中体积组(40~80 mL,n=35)、大体积组(>80 mL,n=19)。三组均接受TUPKP手术治疗,并比较三组术前、术后1 d、3 d、7d的血清PSA水平。随访6个月,比较患者复发率、不良预后发生率。结果:术后1 d,三组血清PSA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三组血清PSA水平两两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不良预后发生率为26.09%,复发率为4.35%。术后7 d血清PSA水平预测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PSA最佳临界点为6.84 ng/mL,此时敏感度为0.833,特异度为0.662。结论:术后7 d的PSA水平可预测行TUPKP治疗的BPH患者的预后情况,对指导临床具有积极意义。

    2019年10期 v.31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肌骨高频超声与MRI诊断关节软组织损伤的临床价值比较

    刘建;

    目的:分析肌骨高频超声检查诊断关节软组织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136例,患者均行肌骨高频超声检查、MRI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肌骨高频超声、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136例患者中,87例(63.97%)囊性肿块,9例(6.62%)实性肿块,14例(10.29%)韧带损伤,15例(11.03%)肌腱损伤,3例(2.21%)肌肉损伤,5例(3.68%)半月板损伤,3例(2.21%)神经损伤;肌骨高频超声与MRI诊断囊性肿块、实性肿块、韧带损伤、肌腱损伤、肌肉损伤及神经损伤的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骨高频超声诊断半月板损伤的符合率较MRI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了半月板损伤,肌骨高频超声检查鉴别关节软组织损伤类型的能力基本上与MRI相当,考虑到检查费用和操作难度,对大部分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建议优先采用超声检查。

    2019年10期 v.31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急性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朱莹莹;刘炜;管玉洁;李彦格;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573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63例发生医院感染,另410例无任何感染,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44%(163/573),感染部位主要为口腔及呼吸道。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住院时间、中性粒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侵入性操作、化疗周期、未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激素。结论:住院时间延长,血液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接受侵入性操作、未使用抗菌药物、长时间应用激素和长周期的化疗均为急性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9年10期 v.31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的影响因素

    高志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40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纳入同期400例非高血压妊娠者为对照组。应用调查问卷调查两组孕妇一般资料。统计调查结果,分析年龄、孕前BMI、糖尿病或肾脏病史对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教育程度、月均收入、民族、居住地、肾病史、流产史和吸烟史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无关(P>0.05),孕前BMI、合并糖尿病、家族高血压病史为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孕期BMI≥18.5、合并糖尿病、家族高血压病史为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孕期BMI≥18.5、合并糖尿病、家族高血压病史为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2019年10期 v.31 131-132+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药学干预对儿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观察

    荆宁宁;

    目的:观察药学干预对儿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100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适应证不当、用法用量不当、药物选择不当)、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适应证不当、用法用量不当、药物选择不当等方面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3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6.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4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加强药学干预,能提升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保证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家属满意度。

    2019年10期 v.31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病变的危险因素

    李立杰;高兵;王月;陈曦;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1 200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管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狭窄程度主要是90%~99%,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狭窄程度主要是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狭窄50%~74%中高血压、高尿酸水平患者居多,血管狭窄75%~89%中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A1水平患者居多,血管狭窄90%~99%中冠心病家族史、饮酒、超重、高三酰甘油水平患者居多,血管狭窄100%中男性、肥胖、高FIB水平患者居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饮酒、超重、肥胖、FIB、三酰甘油、载脂蛋白A1均是血管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不同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狭窄程度不同,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饮酒、超重、肥胖、纤维蛋白原、三酰甘油和载脂蛋白A1水平均为血管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9年10期 v.31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医院管理

  • 门诊药房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探讨

    张翠翠;

    在药房实行信息自动化管理后,将药品调剂从原来的患者等药转变为药等患者的模式,药师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取药时间缩短,患者就诊满意度高,医院门诊收入增加,医院门诊药房服务得到质的飞跃。

    2019年10期 v.31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药房管理模式与药品质量关系探讨的研究

    杨允爱;

    中药房管理模式存在中药房组织机构隶属不统一、中药房专业人才与知识结构出现断层、药品管理有所欠缺、信息化管理落后等问题;中药房实施规范化管理模式,从提高药房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完善药品质量控制管理、实施信息化管理模式等角度着手,对中药房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药品质量,保障中药饮片的治疗效果。

    2019年10期 v.31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经验交流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王鎏;

    目的:观察新生儿环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32例NEC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内科、外科不同治疗方法及治愈率。结果:32例患儿中手术治疗19例,其中腹腔冲洗引流术1例,肠外置切除坏死肠管12例;肠穿孔修补3例,肠切除肠吻合3例,手术治疗治愈18例,治愈率94.74%,死亡1例,死亡率5.26%。内科治疗13例,所有患儿绝对禁食,行胃肠减压,给予肠外营养支持,保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稳定,13例患儿痊愈,痊愈率100%。结论:手术及非手术均是治疗NEC重要方法,临床可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19年10期 v.31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护理

  • 综合优质护理在肛周脓肿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张莹;王辉;王晓梅;

    目的:观察综合优质护理在小儿肛周脓肿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行肛周脓肿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采取常规护理为对照组,采取综合优质护理为观察组,两组各30例,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的肛周脓肿复发率、肛瘘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长的肛周脓肿认知情况、依从性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肛周脓肿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临床价值。

    2019年10期 v.31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治疗性沟通在小儿大叶性肺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李冰;曹建晖;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在小儿大叶性肺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6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两组患儿均接受专科治疗和护理,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应用治疗性沟通进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肺部湿啰音、憋喘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退热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28%,高于对照组的8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大叶性肺炎健康宣教中应用治疗性沟通,能有效改善患儿的遵医行为,促进病情转归,提高护理满意度。

    2019年10期 v.31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面护理干预在流行性感冒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韩付霞;

    目的:观察全面护理干预在流行性感冒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流行性感冒患儿,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退热、鼻塞缓解时间及白细胞(WBC)恢复正常时间、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BC恢复正常时间及退热、鼻塞等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用于流行性感冒患儿,可缩短退热、鼻塞等症状缓解时间,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2019年10期 v.31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儿腕带佩戴率中的应用效果

    汤彩艳;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儿腕带佩戴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住院患儿腕带佩戴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立目标,采用鱼骨图解析主要原因,制定实施对策,进行效果确认,并制定小儿腕带佩戴标准作业流程,严格落实,持续改进。结果:品管圈实施后住院患儿的腕带佩戴率由改善前的80.5%提高至改善后的100%,腕带佩戴过敏率由改善前的8.9%降为0,住院患儿家属对腕带佩戴方法的接受度、配合度的满意率由活动前的71.9%上升至活动后的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住院患儿的腕带佩戴率,提高儿科护士利用腕带进行患儿身份识别的执行率,降低腕带佩戴过敏发生率,提高家属对腕带佩戴的满意率,减少护理纠纷,亦可提升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护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护士的信心、责任心和职业认同感,增强护理团队的凝聚力。

    2019年10期 v.31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专项护理在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刘晓娜;

    目的:观察专项护理在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儿128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专项护理。比较两组检查过程中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并发症发生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69%)低于对照组(17.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查过程中的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护理满意度(95.31%)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实施专项护理小组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稳定患儿检查过程中的呼吸和心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2019年10期 v.31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自我管理强化方案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李君;

    目的:观察自我管理强化方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自我管理强化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质量指数(BMI)、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SES)、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BG、2 hPBG、HbAlc、BM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SES、ESCA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强化方案可提高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

    2019年10期 v.31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护理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尿瘘早期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冯淑谊;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尿瘘早期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尿道下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排便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10 d内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2.50%(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2.50%(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可减少小儿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尿瘘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排便次数和提升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19年10期 v.31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影响

    王霞;

    目的:观察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80例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的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认知、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两组健康认知评分均较健康教育前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内瘘成熟时间和内瘘使用寿命分别为(26.48±4.09)h和(82.56±24.13)d,均优于对照组的(35.51±3.38)h和(63.71±18.4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低于对照组的45.00%(1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提高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的效果均优于常规健康教育方式。

    2019年10期 v.31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早期运动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商春燕;

    目的:观察早期运动护理预防脑梗死偏瘫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脑梗死偏瘫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早期运动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Fugl-Mryer评分、股静脉血流指标及血流峰速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37.50%(1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ugl-Mr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流峰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瘫脑梗患者接受早期运动护理,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同时还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改善。

    2019年10期 v.31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术后功能锻炼联合心理康复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影响

    田原;

    目的:观察术后功能锻炼联合心理康复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60例,患者均接受血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术后功能锻炼及心理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经皮氧分压(TcPO2)、踝肱指数(ABI)、跛行距离(DOC)、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TcPO2高于对照组,DOC长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踝肱指数(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术后功能锻炼与心理康复护理,改善血管支架置入术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肢体功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以及提升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均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19年10期 v.31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病区应用中的效果

    陈娟;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病区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于本院心内病区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模式,1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指标评分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病区管理、服务规范性、服务态度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3/150),低于对照组的10.67%(1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心内病区护理质量,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2019年10期 v.31 168-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快速康复护理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康欣欣;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护理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首次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生命质量(EORTC QLQ-C30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重度、中度疼痛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轻度疼痛和无疼痛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中,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生命质量。

    2019年10期 v.31 17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早期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芦燕;芦莉;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20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与足部自我护理能力问卷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血糖水平,促进足背动脉血流,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2019年10期 v.31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个案管理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景兴萍;

    目的:研究个案管理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施行个案管理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P<0.05)。干预结束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ES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管理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促使患者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且能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19年10期 v.31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正>《中国民康医学》杂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主办,《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社承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半月刊)。本刊以各级各类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报道医学各学科基础与临床科研成果、实践经验和理论探讨。本刊僻有论著、综述、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精神卫生、临床康复、社区康复、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研究、检验与影像、调查研究、病例报告、医院管理、医学教育、经验交流、护理等栏目,欢迎广大科学研究工作者、临床医疗工作者和管理者积极投稿。

    2019年10期 v.31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