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临床研究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孙博;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4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HS-TNT)水平,凝血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凝血酶时间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S-TN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5%,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ACS患者,能降低HS-TNT水平,改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指标,值得推荐应用。

    2019年19期 v.31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

    黄涌;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压、心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校正QT离散度水平、24 h室性早搏总数以及室性期前收缩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低于对照组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优于单纯胺碘酮治疗效果。

    2019年19期 v.31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游离脂肪酸、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王然;邹良飞;

    目的: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游离脂肪酸(FF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5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cy、FFA、hs-CRP、CysC水平,并分析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的Hcy、FFA、hs-CRP、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ysC、Hcy和hs-CRP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游离脂肪酸、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检测是冠心病患者诊断的重要判断依据。

    2019年19期 v.31 6-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生物瓣膜与机械瓣膜治疗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魏一鸣;

    目的:比较生物瓣膜与机械瓣膜治疗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机械瓣膜置换治疗,观察组采用生物瓣膜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心脏彩超结果、手术前后心功能分级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房大小(LA)、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EF、LA及LVEDD水平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心功能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机械瓣膜置换术相比,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效果更显著,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性更高。

    2019年19期 v.31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脑外科手术合并心血管疾病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李剑锋;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脑外科手术合并心血管疾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脑外科手术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作用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时及拔管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O2)、疼痛程度及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作用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时、拔管后及麻醉消失后观察组HR、SBP及SpO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应用在脑外科手术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麻醉效果相当,且安全性好,但舒芬太尼更有利于稳定患者生命体征,麻醉作用时间相对较短,术后清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早。

    2019年19期 v.31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薛静;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10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超早期组34例(出血后≤6 h)、早期组38例(出血后>6 h且≤12 h)和晚期组36例(出血后>12 h),三组均给予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早期组患者再出血率、并发症率明显低于超早期组、晚期组,且恢复良好率、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超早期组和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血后>6 h且≤12 h行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优于出血后≤6 h和出血后>12 h手术效果。

    2019年19期 v.31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乌司他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及血管外肺水指数的影响

    赵继坤;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影响。方法:将6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含量与EVLWI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32%(28/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4%(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BUN、SCr、EVLW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保护感染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下调血管外肺水指数,改善病情。

    2019年19期 v.31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黄浦;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41/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正中和腓总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和腓总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快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甲钴胺相比,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强。

    2019年19期 v.31 19-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功能及活动能力的影响

    葛新;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功能及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予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予以股骨头置换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费用。采用LyShilm量表评估患者的屈曲活动度及行走能力,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屈曲活动度、行走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股骨头置换术的创伤小,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更佳,更能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和活动能力恢复,应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选择治疗方法。

    2019年19期 v.31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鲁司特钠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效果

    王婕;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10的74例支气管哮喘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两组患者入院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吸氧、祛痰、抗感染、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以及各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硫酸镁注射液方案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效果,可缩短患者症状恢复时间,降低复发率。

    2019年19期 v.31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胫前减张切口在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王志程;

    目的:探讨胫前减张切口在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胫腓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胫前减张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前减张切口在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

    2019年19期 v.31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杨明利;

    目的:观察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实施MIPO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和膝踝关节功能Johner-Wruh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优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2019年19期 v.31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比较

    杨妍;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口服2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口服1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室间隔厚度、左房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89%(4/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78%(44/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3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优于1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

    2019年19期 v.31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王群涛;王海涛;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对其神经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脑特异性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100B、NSE、GFAP、MDA水平较对照组低,GSH-Px、SOD、CAT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高压氧可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安全性较好。

    2019年19期 v.31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效果观察

    田源;

    目的: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3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纳洛酮和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血肿体积及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75%(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7%(2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可减少脑出血后昏迷患者脑血肿体积,提高疗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

    2019年19期 v.31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研究

    何春艳;

    目的:探讨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90例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SAP分为SAP组(40例)与非SAP组(50例),对其发生SAP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SAP组年龄、意识状态评分、卒中部位、吸烟史、糖尿病病史、鼻饲治疗史、脱水剂及胃黏膜保护剂使用情况与非SA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AP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意识状态评分≤8分、年龄>65岁、吸烟史、糖尿病病史、鼻饲治疗、脱水剂及胃黏膜保护剂使用。结论:NICU卒中患者发生SAP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大、合并糖尿病、吸烟、意识水平低下、使用鼻饲治疗、脱水剂及胃黏膜保护剂。

    2019年19期 v.31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颅脑肿瘤的疗效评价

    朱子煜;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颅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切除程度及术后2年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肿瘤完全切除率高于对照组,近全切除率和肿瘤大部分切除但有部分残留率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肿瘤切除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2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颅脑肿瘤,可降低患者病死率,预防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提高肿瘤根除率,值得推荐。

    2019年19期 v.31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可解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国栋;

    目的:观察可解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36例,对照组采用颅内支架治疗,研究组采用可解脱弹簧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颅内支架相比,可解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效果更好,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2019年19期 v.31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31例结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韩学英;

    目的:观察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2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切除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淋巴结清扫量、手术用时、失血量)、康复状况(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采取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效果优于传统开腹切除术治疗效果。

    2019年19期 v.31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左布比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对甲状腺手术局部浸润与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比较

    孙雪峰;庞博;

    目的:探究左布比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对甲状腺手术局部浸润与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88例甲状腺疾病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于术后缝皮前予左布比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进行切口局部浸润麻醉,研究组于缝皮后予左布比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进行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2、6、12、24 h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未发生苏醒期躁动情况,对照组发生6例,发生率为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1例,发生率为2.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后采用左布比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进行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较好,并可降低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2019年19期 v.31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早期手术治疗重症胸外伤合并胸壁软化患者的效果

    杜以恒;

    目的:观察早期手术治疗重症胸外伤合并胸壁软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重症胸外伤合并胸壁软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时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行早期手术治疗(<72 h),对照组待病情稳定后行晚期手术治疗(>72 h)。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及手术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浓度分数(FiO2)、PaO2/FiO2、pH、呼吸频率(R)和心率(HR)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辅助呼吸时间、胸片改善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PaCO2、PaO2、PaO2/FiO2、FiO2、pH、R、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2/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42%(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治疗重症胸外伤合并胸壁软化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晚期手术治疗效果。

    2019年19期 v.31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甲状腺叶全切与次全切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比较

    周建;

    目的:比较甲状腺叶全切与次全切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甲状腺叶单侧或双侧全切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甲状腺叶单侧或双侧次全切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血钙浓度、甲状旁腺激素浓度、甲状腺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及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叶单侧或双侧次全切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效果优于甲状腺叶单侧或双侧全切手术治疗效果。

    2019年19期 v.31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肝囊肿的效果

    谢新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肝囊肿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接受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对照组以无水乙醇为硬化剂,研究组以聚桂醇为硬化剂。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两组肝功能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胆碱酯酶(CHE)]水平、临床疗效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术后两组血清ALP、AST、CH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桂醇与无水乙醇用于肝囊肿的超声引导硬化治疗中效果相当,且二者对肝功能的影响差别不大,但聚桂醇的安全性更高。

    2019年19期 v.31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胸腺五肽联合含利福喷丁化疗方案对初治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刘耐;邢宝春;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联合含利福喷丁化疗方案对初治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初治肺结核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仅接受含利福喷丁的2 HRZE/4 HR(2个月强化期用:异烟肼、利福喷丁、吡嗪酰胺、乙胺丁醇,4个月巩固期用:异烟肼、利福喷丁)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的痰菌转阴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8+等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及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的痰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而TGF-β1、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与对照组的12.9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含利福喷丁化疗方案治疗初治肺结核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用药风险,值得推广。

    2019年19期 v.31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后路病灶清除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的效果观察

    罗永森;

    目的:观察后路病灶清除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8例胸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前路病灶清除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予后路病灶清除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Cobb′角矫正平均值及脊髓损伤分级(Frankel分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失血量少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bb′角矫正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手术治疗后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均得到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椎结核患者采取后路病灶清除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矫正后凸畸形,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19年19期 v.31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的效果

    康博;李海丰;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ORIF治疗,观察组采用ORIF联合VSD治疗。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为(5.71±0.53)个月,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29±0.6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ORIF联合VSD治疗能显著提升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患者疗效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ORIF治疗效果。

    2019年19期 v.31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双球囊引产注水量对引产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陈月秋;叶思萍;张小峰;吴陈华;

    目的:探究双球囊引产不同注水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有引产指征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A组产妇双球囊注入生理盐水80 mL持续12 h;B组产妇双球囊注入生理盐水60 mL后加注20 mL生理盐水持续12 h;C组产妇双球囊注入生理盐水60 m L持续12 h,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经双球囊引产后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均有所提高,A、B组产妇经双球囊引产后Bishop评分显著高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产妇经双球囊引产后Bishop评分提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产妇引产成功率均高于C组,剖宫产率均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球囊导管法引产时双球囊注入生理盐水60 mL后加注20 mL生理盐水持续12 h与双球囊注入生理盐水80 m L持续12 h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相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效果优于注入生理盐水60 m L持续12 h。

    2019年19期 v.31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观察

    滕勇;

    目的:观察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乳房表面美观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视觉模拟(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29%(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乳房形状、色素沉着、切口瘢痕、乳头乳晕感觉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且术后乳房美观度好。

    2019年19期 v.31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观察

    李静;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等相关手术指标和术后结果。随访3个月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观察术后半年肌瘤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和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优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

    2019年19期 v.31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观察

    许悠悠;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方法:选取9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喘息、湿啰音、发热、咳嗽各项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强。

    2019年19期 v.31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效果比较

    殷旭鹤;

    目的:比较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方法:选取104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应用多次法根管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牙齿咀嚼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长、牙齿咀嚼改善程度、并发症事件数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相比,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牙齿的咀嚼功能,减轻疼痛,且并发症少。

    2019年19期 v.31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临床效果

    郑婵娟;王洪峰;吴亚红;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效果。方法:选取66例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联合阿莫西林颗粒治疗,研究组采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其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5.8%,低于研究组的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退热、止吐、止泻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效果优于蒙脱石散联合阿莫西林颗粒的治疗效果。

    2019年19期 v.31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精神卫生

  •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比较

    王琦;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取5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程度、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帕罗西汀相比,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症状,且安全性强。

    2019年19期 v.31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哌罗匹隆联合氟西汀治疗重度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朱铮;

    目的:观察哌罗匹隆联合氟西汀治疗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9例重度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哌罗匹隆治疗。比较用药前、用药后3周、用药后6周两组抑郁症状、生存质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3、6周观察组HAMD评分、WHOQOLBREF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2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用氟西汀相比,哌罗匹隆联合氟西汀治疗重度抑郁症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生命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2019年19期 v.31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丙戊酸镁联合氯硝西泮和碳酸锂治疗躁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关颖;

    目的:观察丙戊酸镁联合氯硝西泮和碳酸锂治疗躁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4例躁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氯硝西泮和碳酸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及不同时间点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BR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RM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周、4周、6周后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丙戊酸镁联合氯硝西泮和碳酸锂治疗躁狂症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2019年19期 v.31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阿立哌唑和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与安全性比较

    王丛笑;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和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06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给予阿立哌唑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对比两组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57%(48/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8%(3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40%(23/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81%(3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喹硫平相比,阿立哌唑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2019年19期 v.31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自我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卢青春;段文涛;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3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自我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社会功能。结果:护理前,两组精神简明量表(BPR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BPR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社会功能量表(SSPI)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SPI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护理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值得推广。

    2019年19期 v.31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比较

    张永超;

    目的:观察利培酮与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利培酮口服治疗,观察组予氨磺必利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各项分值和总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NS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优于利培酮效果,可以有效控制临床症状,值得推荐。

    2019年19期 v.31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熄风通窍方配伍温胆汤加减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

    田泳;

    目的:观察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患者予熄风通窍方配伍温胆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4例TR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两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熄风通窍方配伍温胆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认知功能,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和WCST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DN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RS患者应用熄风通窍方配伍温胆汤治疗更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提高BDNF水平,改善治疗效果。

    2019年19期 v.31 85-8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中西医结合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效果观察

    杜洪彬;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效果。方法:选取68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意识障碍状况、氧化应激指标[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06%(3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AC、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神经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

    2019年19期 v.31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苦参茶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特异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朱晓涛;

    目的:观察苦参茶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特异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特异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紫外线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苦参茶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肤屏障功能[表皮组织的细胞角蛋白14(cytokeratin 14,K14)、细胞角蛋白17(eytokeratin 17,K17)、丝聚蛋白(filaggrin,Flg)]、免疫功能(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6.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8+、K14、K17及Flg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紫外线照射治疗相比,苦参茶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特异性皮炎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及皮肤免疫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2019年19期 v.31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天麻钩藤饮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效果观察

    宋艳秋;

    目的:探讨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实施天麻钩藤饮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钩藤饮,分析患者的疗效、中医症候积分、生化指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头痛、眩晕、心悸积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实施天麻钩藤饮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可有效减轻症状,改善血管紧张状态,疗效良好,且安全性高。

    2019年19期 v.31 93-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益胃消癌汤联合DC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效果

    李博;李东华;李春晓;

    目的:探讨益胃消癌汤联合DC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效果。方法:选择7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行DC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胃消癌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显效率为7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益胃消癌汤联合DC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效果优于单纯使用DC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增强免疫功能,且安全性强。

    2019年19期 v.31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药方剂温胆汤治疗痰湿性不孕症的效果观察

    祝守英;

    目的:观察温胆汤治疗痰湿型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妊娠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抗精子蛋白17抗体(Sp17Ab)、抗顶体蛋白酶抗体(AcrAb)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妊娠率为74.0%(3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0%(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p17Ab、AcrA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氯米芬胶囊治疗基础上采用温胆汤治疗痰湿型不孕症,可有效提高妊娠率和降低抗精子相关抗体水平,效果优于单纯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

    2019年19期 v.31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柴桂温胆定志汤加减治疗癫痫的效果观察

    王琦研;

    目的:观察柴桂温胆定志汤加减治疗癫痫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00%(43/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意识状态、抽搐、强直症状积分及IL-2、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抗癫痫药物相比,联合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癫痫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2019年19期 v.31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脑心通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效果观察

    刘丽娜;

    目的:探究脑心通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接受脑心通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压、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低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效果优于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效果。

    2019年19期 v.31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肝阳化风型高血压的效果

    许丹微;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肝阳化风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90例肝阳化风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收缩压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4周后,两组收缩压水平均较治疗前进一步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舒张压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4周后,两组舒张压水平均较治疗前进一步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4周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肝阳化风型高血压临床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2019年19期 v.31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5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微创手术联合早期针灸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

    陈宝;李永强;张洪涛;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联合早期针灸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予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早期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2周、4周,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开展微创手术联合早期针灸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荐。

    2019年19期 v.31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药熏蒸疗法联合替扎尼定治疗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

    赵嫦颖;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疗法联合替扎尼定治疗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48例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再予替扎尼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与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14%,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BI、FMA及Ashwort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BI与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shwort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疗法联合替扎尼定治疗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值得推荐使用。

    2019年19期 v.31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晓婧;马秀宁;宿德民;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及蛋白尿复发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西药治疗相比,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降低复发率。

    2019年19期 v.31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驱寒调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型胃溃疡的效果观察

    朱亚峰;

    目的:观察驱寒调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型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HP感染型胃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驱寒调胃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胃泌素(GAS)水平、HP根除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及IL-6、IL-8、GAS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三联疗法相比,驱寒调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型胃溃疡(脾胃虚寒证)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减轻炎性反应,提升HP清除率,降低HP复发率,且安全性高。

    2019年19期 v.31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6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中医药研究

  • 紫白膏联合消痔洗剂用于混合痔术后的效果观察

    黄秀萍;

    目的:观察紫白膏联合消痔洗剂用于混合痔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消痔洗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紫白膏治疗。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创面疼痛、水肿、出血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和水肿消失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创面疼痛、水肿、出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d,观察组创面疼痛、水肿、出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白膏联合消痔洗剂治疗混合痔术后的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恢复,缓解疼痛,且安全性强,优于单纯用消痔洗剂治疗。

    2019年19期 v.31 118-11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陈光;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中医辩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及血气指标水平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解除其呼吸困难症状,优化肺部通气功能。

    2019年19期 v.31 120-121+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检验与影像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间质部妊娠与宫角部妊娠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刘楠;张娜;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间质部妊娠与宫角部妊娠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164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间质部妊娠与宫角部妊娠的不同分型声像图特征。结果:以临床病理学检验结果为金标准,其中90例患者为间质部妊娠,74例患者为宫角部妊娠。根据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93例,准确率为96.77%;诊断宫角部妊娠71例,准确率为95.95%。间质部妊娠与宫角部妊娠根据声像图特征可分为妊娠囊型与包块型。妊娠囊型共113例,其中妊娠囊位于宫角部的患者共60例,妊娠囊位于间质部的患者有53例;包块型共51例,经手术及临床病理证实宫角部妊娠30例,间质部妊娠2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间质部妊娠与宫角部妊娠除包块型外的鉴别诊断应用中准确率较高。

    2019年19期 v.31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动态心电图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分析

    陈倩;

    目的:探讨分析动态心电图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动态心电图(DCG)及常规心电图(ECG)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阳性率及对各类型心律失常的诊断结果。结果:DCG诊断心律失常阳性率为91.11%,高于ECG诊断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G对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房性期前收缩成对,房室传导阻滞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检出率均高于ECG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且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为心律失常的疾病诊断提供指导作用。

    2019年19期 v.31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分辨CT在肺内孤立性结节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徐双武;

    目的:观察高分辨CT在肺内孤立性结节(SPN)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就诊的80例疑似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高分辨CT检查、手术治疗及术后病理诊断,比较良恶性SPN的高分辨CT征象差异,并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高分辨CT检查在良恶性SPN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SPN,包括恶性结节35例,良性结节45例;高分辨CT诊断恶性结节36例,良性结节44例,CT对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9%和93.33%,诊断准确率为93.75%。恶性结节患者的CT征象中,毛刺征、分叶征及血管集束征显示率均高于良性SPN组,而钙化显示率均低于良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CT能准确显示SPN的形态分布及影像特征.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2019年19期 v.31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价值

    吴云;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240例接受尿常规检验的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接受尿常规干化学检验,研究组接受尿常规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比较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红细胞(RBC)阳性率为42.50%、白细胞(WBC)阳性率为26.67%、化学尿蛋白(PRO)阳性率为28.33%、管型阳性率为12.50%、结晶阳性率为15.00%、黏液丝阳性率为16.6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6.67%、10.83%、14.17%、3.33%、4.17%、7.50%,以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法检出准确性更高,应用价值高。

    2019年19期 v.31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眼眶MRI在不同分期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眼病患者检测中的影像学特征及意义

    李冬阳;

    目的:探讨眼眶MRI在不同分期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眼病患者检测中的影像学特征及意义。方法:选取32例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眼病(Grave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无任何眼科疾病的3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眼眶MRI检查,比较两组Graves眼病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泪腺横断位短径、横断位长径、横断位截面积、冠状位短径、冠状位长径、冠状位截面积、泪腺与同侧颞肌的信号强度比(SIR)、体积等各定量参数,并分析泪腺/颞肌SIR与临床活动性评分(CAS)相关性分析、Graves眼病眼眶MRI影像学特征,统计MRI诊断Graves眼病不同分期符合率。结果:观察组泪腺横断位短径、横断位长径、横断位截面积、冠状位短径、冠状位长径、冠状位截面积、体积、泪腺/颞肌SIR值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ves眼病活动期泪腺横断位短径、横断位长径、横断位截面积、冠状位短径、冠状位长径、冠状位截面积值与非活动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活动期泪腺/颞肌SIR值较非活动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检验可知,泪腺/颞肌SIR与CAS评分之间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ves眼病患者多数表现为双侧眼球突出,肌锥内外脂肪组织增多,纺锤样增粗,其中以肌腹增粗为主;眶尖部视神经受到压迫;MRI诊断Graves眼病不同分期符合率为84.38%。结论:活动期与非活动期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眼病患者眼眶MRI检测的泪腺定量参数不等,使用脂肪抑制T2加权序列可提高活动期患者眼外肌内水肿和炎性成分辨别敏感度,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

    2019年19期 v.31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的不良反应分析

    庄丽君;金岩女;

    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92例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所致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具体表现、引起不良反应的他汀类药物种类及其作用、联合用药类型。结果:92例患者中,肌肉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38.04%,其次是肝毒性为21.74%;易引起不良反应的他汀类药物是辛伐他汀片为48.68%,其次是阿托伐他汀钙片为26.32%;联合用药中,与降压药或抗心律失常药联用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高为41.30%,其次是降脂药为21.74%。结论:他汀类药物,特别是辛伐他汀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降压、降脂及抗心律失常等药物连用时,容易出现不良反应,需引起重视。

    2019年19期 v.31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4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中医药治疗脑胶质瘤的经验总结

    刘涌涛;石志超;

    对中医辨证治疗脑胶质瘤的理论和应用进行总结,了解脑胶质瘤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思路,为脑胶质瘤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参考。

    2019年19期 v.31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护理

  • 优质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刘华静;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高危妊娠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和产妇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和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高危妊娠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改善产妇负性情绪,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和不良新生儿结局的发生率。

    2019年19期 v.31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循证护理在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

    赵亚娟;孙海宁;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0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护理质量、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2/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0%(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可降低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缩短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护理质量,效果优于单纯基础护理。

    2019年19期 v.31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吞咽功能训练配合咽部冰刺激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朱晓威;

    目的:观察吞咽功能训练配合咽部冰刺激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缺血性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咽部冰刺激。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生命质量及吞咽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87%(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2/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吞咽功能训练相比,吞咽功能训练配合咽部冰刺激应用在缺血性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中效果更显著,可有效减轻吞咽障碍,恢复吞咽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

    2019年19期 v.31 143-144+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5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性护理在一氧化碳中毒所致迟发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何慧芳;屈琪;马亚菲;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在一氧化碳中毒所致迟发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8例一氧化碳中毒所致迟发性脑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率及生命质量。结果:研究组的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治愈率和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4.12%(32/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可有效改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2019年19期 v.31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性化护理措施在手术麻醉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张彦涛;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措施在手术麻醉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在麻醉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手术耐受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耐受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6%(40/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措施应用在手术麻醉过程中,可明显改善患者手术耐受度,提高患者对麻醉护理的满意度。

    2019年19期 v.31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组合式呼吸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王平;

    目的:探究组合式呼吸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18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组合式呼吸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疾病知晓评分及锻炼依从性,记录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比较出院1个月时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MRC)]。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疾病知晓评分高于对照组,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VC、FEV1)均较出院时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mMRC指数级别低于对照组。结论:将组合式呼吸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运用于老年COPD患者中,不仅提高患者出院时疾病知晓率、锻炼依从性,还能增强患者肺功能、改善呼吸困难程度。

    2019年19期 v.31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心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贺朋利;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8例老年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命质量评估量表(QOL)评分及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QO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COPD患者应用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其生命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2019年19期 v.31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王珺;

    目的:观察基于网络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UC活动期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网络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后3个月复发率。结果:护理前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评分为(10.11±3.29)分,低于对照组的(13.12±3.36)分,HAMD评分为(14.25±3.17)分,低于对照组的(19.82±2.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网络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可提高UC活动期患者治疗依从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疾病的复发,应用价值较高。

    2019年19期 v.31 15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中的效果

    林丽娜;杨海燕;冯小蕊;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6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基础护理,观察组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手术成功率、皮瓣坏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7.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坏死率为2.63%,低于对照组的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患者中,有助于提升手术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19年19期 v.31 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预见性护理在甲状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郭芳;吴洋洋;刘晓静;史红霞;赵云云;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甲状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2例采取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4/46),低于对照组的26.1%(1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时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甲状腺术后患者有较高价值,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有助于缓解焦虑状态。

    2019年19期 v.31 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图文沟通护理对美克尔憩室切除术患儿疼痛程度及大便潜血的影响

    冯娜;

    目的:观察图文沟通护理对美克尔憩室切除术患儿疼痛程度及大便潜血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行美克尔憩室切除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图文沟通护理,比较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疼痛程度及大便潜血试验结果。结果:术后1 h、3 h、5 h及10 h时,观察组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FLAC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时大便潜血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53%(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图文沟通护理,可有效减轻美克尔憩室切除术患儿的疼痛程度,改善病情,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2019年19期 v.31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护理在尿流动力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王蓓;赵欣;程峰;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尿流动力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100例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进行优质护理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8.0%(49/50)高于对照组的82.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0%)比对照组的低(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尿流动力学检查时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检查并发症的发生率,综合应用价值显著。

    2019年19期 v.31 16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护理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谢方方;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7例接受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一次手术痊愈率、手术配合度、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满意度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一次手术痊愈率和手术配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手术配合率及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

    2019年19期 v.31 164-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护理干预在肺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史媛;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肺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4例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8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生存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肺癌术后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生存质量,促进患者恢复。

    2019年19期 v.31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探讨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和配方乳喂养的效果

    张瑾;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和配方乳喂养的效果。方法:选取NICU住院早产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配方乳喂养,观察组接受母乳喂养,比较两组机体营养状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喂养总适应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蛋白水平、碱性磷酸酶水平和日均体重增加重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效果优于配方乳喂养。

    2019年19期 v.31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回授式健康教育在卡介苗接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颖;

    目的:观察回授式健康教育在卡介苗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70例接受卡介苗接种的新生儿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联合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回授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对卡介苗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卡介苗接种知识的知晓度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2/1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41%(10/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健康教育联合电话随访的基础上实施回授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家属对卡介苗接种知识的知晓度,减少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2019年19期 v.31 17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肺部物理疗法对小儿肺炎康复效果的影响

    洪先静;苗育壮;

    目的:观察肺部物理疗法对小儿肺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肺部物理疗法。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率、呼吸、氧饱和度、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呼吸、氧饱和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喘憋、痰鸣音及肺部湿啰音的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肺部物理疗法,不仅可有效维持肺炎患儿生命体征的稳定,还利于改善肺通气功能,减轻呼吸系统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2019年19期 v.31 173-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8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住院患者跌倒防范中的作用

    张星;李芳;薛萌;

    目的:观察规范化健康教育在住院患者跌倒防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为节点,将实施前的156例跌倒高危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后的168例跌倒高危患者设为观察组。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1周后对两组进行预防跌倒知识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预防跌倒知识的掌握程度、跌倒发生例数。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防跌倒知识问卷调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为0.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知识问卷调查评分和降低跌倒发生率。

    2019年19期 v.31 175-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正>《中国民康医学》杂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主办,《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社承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半月刊)。本刊以各级各类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报道医学各学科基础与临床科研成果、实践经验和理论探讨。本刊辟有论著、综述、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精神卫生、临床康复、社区康复、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研究、检验与影像、调查研究、病例报告、

    2019年19期 v.31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