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临床研究

  • 恩他卡朋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

    温瑶;孙妮;宋景涛;郑文旭;

    目的:观察恩他卡朋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恩他卡朋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帕金森病症状评分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Ⅱ评分和UPDRS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DNF、5-HT和N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低于对照组的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他卡朋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BDNF、5-HT、NE水平,降低帕金森病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左旋多巴治疗。

    2021年14期 v.33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斜轴法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肥胖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李彬;

    目的:观察斜轴法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肥胖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肥胖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均实施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采用短轴法穿刺,观察组采用斜轴法穿刺,比较两组穿刺相关指标水平、一次穿刺成功率和误穿动脉率。结果:观察组刺进颈内静脉时间和穿刺置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更换进针方位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误穿动脉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轴法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应用于肥胖手术患者麻醉中可缩短刺进颈内静脉时间和穿刺置管时间,减少更换进针方位次数,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优于短轴法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效果。

    2021年14期 v.33 4-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引导下后路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前臂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徐鲁峰;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后路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前臂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接受前臂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超声引导下后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研究组实施超声引导下后路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麻醉效果优良率和麻醉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0%,低于对照组的3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后路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前臂手术患者,可提高麻醉效果优良率,缩短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延长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超声引导下后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2021年14期 v.33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李丹玉;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94例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肥胖指标[脂联素(ADPN)、视黄酸受体反应蛋白(Chemerin)、腰围(WC)、臀围(HC)、体质量指数(BMI)]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Chemerin、BMI、WC、H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DP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能降低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肥胖指标水平,效果优于二甲双胍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

    2021年14期 v.33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老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姚秀佳;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老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老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硝酸甘油治疗。

    2021年14期 v.33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翟淑莹;

    目的:观察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Lrh-BNP)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6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Lrh-BNP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指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素(PRA)、醛固酮(ALD)]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5%,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SD、LVEDD、ALD、AngⅡ和PR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rh-BNP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CHF患者可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RAAS指标水平,优于单纯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效果。

    2021年14期 v.33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微波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患者的效果

    吕惠;

    目的:观察微波消融术(MW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7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MWA治疗。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疗效,术前、术后1周甲胎蛋白(AFP)水平,术后2年生存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为74.28%,高于对照组的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研究组AF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研究组生存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WA联合TACE治疗肝细胞癌患者可提高近期疗效和术后2年生存率,降低AFP水平,效果优于单纯TACE治疗。

    2021年14期 v.33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DC-CIK联合常规化疗药物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效果

    孙岩;

    目的:观察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常规化疗药物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DC-CIK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和肿瘤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联合常规化疗药物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可提高生命质量评分,改善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优于单纯常规化疗药物治疗效果。

    2021年14期 v.33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田旭;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20例行胃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术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躁动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10 h、3 d,观察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后躁动评分为(0.32±0.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胃癌手术患者可提高术后MMSE评分,降低术后苏醒期躁动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

    2021年14期 v.33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

    王亚楠;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RC)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7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观察组采用La-TaTME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相关指标水平、无瘤生存期、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瘤生存期长于对照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可缩短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延长无瘤生存期,其效果优于TME治疗效果,但手术时间长于TME治疗。

    2021年14期 v.33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酸联合有氧运动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效果

    刘硕;

    目的:观察叶酸联合有氧运动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有氧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叶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精神行为症状评分和血清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简易智力状态量表评分、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神经精神科问卷评分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联合有氧运动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认知功能评分,降低精神行为症状评分,改善血清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有氧运动治疗。

    2021年14期 v.33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

    关天佑;郭志新;王俊;向朝杰;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结扎术治疗,研究组接受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精液质量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和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低于对照组的25.7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2.86%(1/35),低于对照组的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精子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精子密度和a+b级精子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可缩短手术用时和住院时长,降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精子活率,效果优于传统开放结扎术治疗。

    2021年14期 v.33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瘢痕妊娠患者的效果

    刘莹;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联合清宫术治疗瘢痕妊娠(CSP)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18年该院收治的120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清宫术治疗,观察组行UAE联合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月经恢复正常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再次妊娠成功分娩率。结果:两组月经恢复正常时间、hCG恢复正常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观察组术后再次妊娠成功分娩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E联合清宫术治疗瘢痕妊娠患者可提高术后再次妊娠成功分娩率,效果优于单纯清宫术治疗。

    2021年14期 v.33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宫腔镜手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效果

    王楠;

    目的:观察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MP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5例EMP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3)。两组均予以TCRP治疗,对照组术后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研究组术后于宫内放置LNG-IU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水平、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6个月时Hb水平高于对照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复发率为2.33%(1/43),低于对照组的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后放置LNG-IUS治疗EMP患者能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和月经量,增高Hb水平,减少月经量,降低术后复发率,效果优于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

    2021年14期 v.33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臭氧消融术联合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

    张青;

    目的:观察臭氧消融术联合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的70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腰椎)评估治疗分数(JOA)]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脊柱不稳、神经根损伤、大血管损伤、椎间隙感染等不良事件。结论:臭氧消融术联合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LDH患者可提高疗效,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效果优于单纯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

    2021年14期 v.33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联合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骨骨折患者的效果

    张延涛;

    目的:观察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联合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鼻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联合鼻中隔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鼻通气功能指标水平和手术前后美观度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鼻腔容积、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鼻腔呼气吸气阻力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美观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联合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骨骨折患者可提高美观度评分,改善鼻腔通气功能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效果。

    2021年14期 v.33 38-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微型外固定架固定术在开放性掌指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焦阳;

    目的:观察微型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开放性掌指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5例开放性掌指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微型钢板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优良率、掌指关节功能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掌指关节功能优良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开放性掌指骨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优良率和掌指关节功能优良率,其效果优于微型钢板固定术治疗。

    2021年14期 v.33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枸橼酸钾缓释片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肾结石患者的效果

    李亮;

    目的:观察枸橼酸钾缓释片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肾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痛风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非布司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枸橼酸钾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尿酸(BUA)、血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UA、Cr和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钾缓释片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肾结石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肾功能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非布司他治疗。

    2021年14期 v.33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的效果

    杨宪辉;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162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炎性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和咳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可加快临床症状消失,降低炎性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阿奇霉素治疗。

    2021年14期 v.33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利多卡因联合七氟烷麻醉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瑜;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七氟烷麻醉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94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完成后给予静脉输注2 mg/min利多卡因至术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吸入用七氟烷,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肌损伤指标[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TnI)]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6 h,观察组MYO和cTnI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七氟烷麻醉应用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可降低术后心肌损伤指标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利多卡因麻醉。

    2021年14期 v.33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西环素联合氢氧化钙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效果

    李丽;

    目的:观察多西环素联合氢氧化钙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管充填治疗,观察组采用多西环素联合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管充填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45/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 d、1周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环素联合氢氧化钙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轻疼痛,且安全性较好,效果优于单用氢氧化钙糊剂治疗。

    2021年14期 v.33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康复新液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

    荣培华;冯承水;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龈下刮治联合根面平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牙周相关指标水平和口腔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周探诊深度、牙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腔健康影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牙周相关指标水平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评分,其效果优于龈下刮治联合根面平整治疗。

    2021年14期 v.33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临床康复

  •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

    曾霞蔚;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6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和吞咽神经肌肉活动指标(吞咽时程和平均振幅)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SA评分和平均振幅均低于对照组,吞咽时程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SSA评分和平均振幅,以及缩短吞咽时程,效果优于单纯吞咽功能训练治疗。

    2021年14期 v.33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青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姿势稳定性特征分析

    崔永攀;韩秀兰;张勇;杨艺;范江华;

    目的:分析青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姿势稳定性特征。方法:选取3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青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名无腰痛史的健康青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双足站立睁眼、双足站立闭眼、非受累侧足站立睁眼、非受累侧足站立闭眼、受累侧足站立睁眼和受累侧足站立闭眼时的重心摇摆幅度(SL)、摇摆面积(SS)、摇摆速度(SV)水平。结果:观察组双足站立睁眼、双足站立闭眼、非受累侧足站立睁眼、非受累侧足站立闭眼、受累侧足站立睁眼和受累侧足站立闭眼时的重心SL、SS及SV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重心SL、SS、SV水平均高于健康青年人。

    2021年14期 v.33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效果

    于胜男;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48)。对照组给予盆底肌锻炼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漏尿量、尿流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和最大尿道闭合压力(MUCP)]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漏尿量少于对照组,Qmax水平低于对照组,Pdet.Qmax和MUC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漏尿量,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盆底肌锻炼治疗。

    2021年14期 v.33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康复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佟婷婷;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52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6例。对照组采用产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盆底功能评分,盆底肌电位、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负性情绪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膀胱、盆腔、肠道等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盆底肌电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IGF-1和TGF-β1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可降低盆底功能评分和负性情绪评分,提高盆底肌电位,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2021年14期 v.33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中西医结合

  •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

    尚俊杰;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3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66/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6%(5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依达拉奉治疗。

    2021年14期 v.33 64-6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效果

    许淑新;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112例病毒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含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水平以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8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h1/Th2水平高于对照组,Th17/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Th1/Th2水平,缩短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Th17/Treg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利巴韦林治疗。

    2021年14期 v.33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小青龙合二陈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效果

    杨洋;

    目的:探讨小青龙合二陈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12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氨溴索、多索茶碱等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小青龙合二陈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AC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EV1、FVC、P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L-8、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青龙合二陈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缓解炎症反应,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2021年14期 v.33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患者的效果

    张义会;聂保川;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台前县马楼中心镇卫生院收治的84例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室性早搏发作频率、心功能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38/42),高于对照组的66.67%(2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SD、LVEDD水平和室性早搏发作频率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室性早搏发作频率,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美托洛尔治疗。

    2021年14期 v.33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耳穴揿针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痰湿内阻型高血压患者的效果

    赵丹;

    目的:观察耳穴揿针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痰湿内阻型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痰湿内阻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1例与对照组89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耳穴揿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压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揿针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痰湿内阻型高血压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血压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效果优于单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

    2021年14期 v.33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核异消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的效果

    尤君;

    目的:观察核异消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宫颈炎(CCS)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CCS合并HP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核异消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HPV转阴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IL-6、TNF-α和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V转阴率为87.50%(35/40),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异消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CS合并HPV感染患者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炎性因子水平,提高HPV转阴率,效果优于单用常规西药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2021年14期 v.33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

    柯桂花;孙寒梅;王佑招;张瑾;张红;唐丽芳;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2月在该院分娩的6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后预防产后出血方案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母草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后2、6、12、24 h出血量,临床恢复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6、12、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子宫底下降速度大于对照组,恶露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应用于预防产后出血,可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子宫底下降速度,缩短恶露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优于单纯缩宫素预防效果。

    2021年14期 v.33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康复新液联合维生素B12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效果

    尹晓娜;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维生素B_(12)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60例ROU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西地碘含片,并使用复方硼砂含漱液漱口。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_(12)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康复新液,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溃疡愈合时间和停药3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为(11.07±1.2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52±1.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维生素B_(12)治疗ROU患者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和停药后3个月复发率,缩短溃疡愈合时间,效果优于单纯维生素B_(12)治疗。

    2021年14期 v.33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检验与影像

  • 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与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检查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效能比较

    曾果;

    目的:比较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与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检查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93例疑似TI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MRA与3D-ASL检查,以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A检查与3D-ASL检查在TIA诊断中的效能。结果:DSC-PWI检查结果显示,93例疑似TIA患者中,61例为阳性,32例为阴性;3D-ASL检查诊断TIA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MRA检查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AS检查诊断TIA的特异度与MRA检查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ASL检查诊断TIA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MRA检查诊断。

    2021年14期 v.33 84-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效能

    李婷婷;

    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8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DCE-MRI检查与DW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单项DCE-MRI检查与DCE-MRI联合DWI检查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效能。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患者中,61例恶性(其中肝转移瘤2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34例),19例良性(均为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最大上升斜率、最大下降斜率、正性增强积分、峰值均高于肝转移瘤和原发性肝细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信号增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类型动态增强曲线类型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联合DWI检查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单项DCE-MRI检查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联合DWI检查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单项DCE-MRI检查诊断。

    2021年14期 v.33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高频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效能比较

    刘瑞霞;

    目的:比较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高频超声检查在乳腺癌(BC)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100例疑似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高频超声检查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高频超声检查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BC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100例疑似BC患者经病理检查显示,32例确诊为BC,占32.00%(32/100);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BC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明显高于高频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高频超声检查诊断BC的特异度、PPV和NP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BC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高于高频超声检查。

    2021年14期 v.33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的效能

    李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常规超声(US)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115例疑似PTM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EUS检查和US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EUS、US单一及联合检查诊断PTMC的效能。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15例疑似PTMC患者中,共检出甲状腺结节128个,其中恶性结节61个(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良性结节67个(结节性甲状腺肿53个,甲状腺腺瘤14个);US联合CEUS检查诊断PTMC的准确度高于US、CEUS单一检查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联合CEUS检查诊断PTM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与US、CEUS单一检查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S联合CEUS检查诊断PTMC的准确度高于US、CEUS单一检查诊断。

    2021年14期 v.33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X线检查与螺旋CT检查在实质脏器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诊断中的效能比较

    孙继锋;

    目的:比较X线检查与螺旋CT检查在实质脏器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96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X线检查和螺旋CT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实质脏器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96例患者中,经手术诊断实质脏器损伤39例,空腔脏器损伤57例;螺旋CT检查对实质脏器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检查在实质脏器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诊断中的效能高于X线。

    2021年14期 v.33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何美玲;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15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其预后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的因素。结果:15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预后良好108例,占69.23%(108/156);预后不良48例,占30.77%(48/15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10×109/L、空腹血糖值>6.1 mmol/L、发热、出现不典型皮疹、抽搐、肺部渗出性病变和循环障碍均为影响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3.737、3.522、3.012、3.673、2.901、2.942、2.993,P<0.05)。结论:白细胞>10×109/L、空腹血糖值>6.1 mmol/L、发热、出现不典型皮疹、抽搐、肺部渗出性病变和循环障碍均为影响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1年14期 v.33 95-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影响因素分析

    赵政;

    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20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体质量指数≥24 kg/m2、局部浸润麻醉方式、术中神经牵拉或损伤的老年腹股沟患者的慢性疼痛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24 kg/m2、局部浸润麻醉方式、术中发生神经牵拉或损伤均是老年腹股沟患者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结论:体质量指数≥24 kg/m2、局部浸润麻醉方式、术中发生神经牵拉或损伤均是老年腹股沟术后患者发生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

    2021年14期 v.33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术后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

    王瑞娟;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术后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7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1年复发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术后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7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12例,占17.14%(12/7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大、未采用新辅助化疗、TNM分期为Ⅳ期均为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术后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5.465、19.167、5.286,P<0.05)。结论:肿瘤直径大、未采用新辅助化疗、TNM分期为Ⅳ期均为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术后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

    2021年14期 v.33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5-2019年安源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陈全;钟丽;

    目的:调查2015-2019年安源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2015-2019年安源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数据报告,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时间及地区分布特征、人群分布特征、疾病传播途径等。结果:2015-2019年安源区共报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26例,2015-2019年各年新报告例数分别为26例、28例、24例、26例和22例;11个乡镇(街)均有病例报告。126例中男99例,女27例,男女比为3.67∶1;主要发病群体的职业为家政家务及待业,占34.92%(44/126);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占93.65%(118/126)。2019年底现存活病例中,25~44岁男性所占比例最高。2015-2019年安源区HIV检测率分别为14.89%、15.38%、17.74%、19.70%和21.60%,呈持续上升趋势。结论:2015-2019年安源区新报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例数呈平稳趋势,全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疫情分布广,地区差异大,新报告病例中男女比为3.67∶1,主要发病群体职业为家政家务及待业,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2019年底现存活病例中,25~44岁男性所占比例最高。

    2021年14期 v.33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刘鸿玲;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出现急性脑梗死分成脑梗死组(n=30)和非脑梗死组(n=50),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术后低血压、球囊扩张次数≥2次和血肌酐水平>133μmol/L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84、6.122、6.064、17.240、3.162,P<0.05)。结论:年龄≥70岁、合并房颤、术后低血压、球囊扩张次数≥2次和血肌酐水平>133μmol/L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1年14期 v.33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018年广州市1例钩端螺旋体病调查报告

    谭锦花;江春苗;凌远理;

    该文对2018年12月广州市海珠区1例钩端螺旋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该患者12月7日发病,12月10日因头痛、肌肉痛、咳血、咳嗽等症状就诊,初诊结果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流行性出血热待排",但治疗无效,辗转4家三甲医院,于12月16日通过高通量基因测序诊断为钩端螺旋体病,虽经对症治疗,但病情未好转,于12月17日死亡。该文报道其诊治流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21年14期 v.33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医院管理

  • ICU护士人文关怀氛围与工作积极性的相关性分析

    贾静;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护士人文关怀氛围与工作积极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郑州市3家医院的97名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护士填写ICU护理人文关怀评价量表及工作积极性量表,并运用Excel 2016建立得分数据库,采用Pearson分析人文关怀氛围与工作积极性的相关性。结果:97名护士人文关怀氛围总得分为(76.24±6.89)分,工作积极性总得分为(37.22±3.50)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护士人文关怀氛围中各维度(学习与培养、工作与情绪、环境与保障)得分与工作积极性中各维度(活力、奉献、专注)得分呈正相关,且人文关怀氛围总得分与工作积极性总得分呈正相关。结论:ICU护士人文关怀氛围与工作积极性呈正相关。

    2021年14期 v.33 109-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手术室强化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柴阳;

    目的:观察手术室强化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90例行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5 min手术室空气含菌量、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感染知识掌握度。结果:术后5 min,两组手术室空气含菌量均明显高于术前5 min,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强化护理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可降低手术室空气含菌量和术后医院感染率,提高患者感染知识掌握度,其效果优于手术室常规护理。

    2021年14期 v.33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PDCA循环法在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张红;文天平;寻寒;彭显峰;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实施常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实施PDCA循环法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比较PDCA循环法管理前后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卡填写准确率、漏报率、迟报率和20名传染病科护士的管理满意度。结果:PDCA循环法管理后,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卡填写正确率、护士满意度均明显高于PDCA循环法管理前,漏报率和迟报率均低于PDCA循环法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应用于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可提高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卡填写正确率和护士满意度,以及降低漏报率及迟报率,优于常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效果。

    2021年14期 v.33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ERCP途径与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效果比较

    淡绪国;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途径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62例行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置入途径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2)。对照组行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观察组行ERCP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比较两组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转铁蛋白(TRF)]水平、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ALB、TP、TRF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TBIL、DBIL、ALP和ALT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可提高营养指标水平,以及降低肝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

    2021年14期 v.33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肾衰竭患者营养相关指标及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

    杜志雷;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肾衰竭患者营养相关指标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营养相关指标[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血红蛋白(Hb)]水平及PTH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B、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G、P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患者可改善营养相关指标水平,降低PTH水平,优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

    2021年14期 v.33 119-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效果比较

    陈杰;

    目的: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85例宫颈癌前病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法分为电切组44例和锥切组41例。电切组行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锥切组行冷刀锥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电切组手术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锥切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锥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明显低于锥切组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和术后12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冷刀锥切术。

    2021年14期 v.33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水囊与地诺前列酮栓在足月妊娠产妇引产中的效果比较

    曾婷;

    目的:比较水囊与地诺前列酮栓在足月妊娠产妇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该院接收的100例足月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引产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地诺前列酮栓引产,观察组实施水囊引产,比较两组引产前、引产后的宫颈成熟度评分(Bishop评分),引产成功率,引产至临产时间,总产程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引产后,两组Bishop评分均高于引产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产至临产时间和总产程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囊与地诺前列酮栓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促进宫颈成熟效果及引产成功率相当,而水囊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但其引产至临产时间和总产程时间较长。

    2021年14期 v.33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三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效果比较

    王振宇;金薇薇;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三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三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水平、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降低临床相关指标水平、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传统三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

    2021年14期 v.33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溶栓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效果和心功能的影响

    李海洲;张琳;王瑾;

    目的:观察不同溶栓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效果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溶栓时间分为A组(发病6 h内溶栓治疗)33例、B组(发病6~12 h溶栓治疗)41例、C组(发病12 h后溶栓治疗)36例。比较三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血管融通率、死亡率、治疗前后QRS评分和心功能指标水平[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结果:A组血管融通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B组血管融通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QRS评分明显低于B组和C组,B组QRS评分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B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均明显低于C组;A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B组和C组,B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6 h内接受溶栓治疗可提高血管融通率,降低QRS评分,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发病6~12 h及以后溶栓治疗。

    2021年14期 v.33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内镜取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效果比较

    叶石平;肖观华;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内镜取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内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和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结石清除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取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可提高结石清除率,缩短住院时间,以及降低术后疼痛发生率,其效果优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

    2021年14期 v.33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体外冲击碎石术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患者的效果比较

    刘克旭;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碎石术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再次治疗率、疼痛程度缓解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结石直径>10 mm时,观察组结石清除率、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再次治疗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结石直径5~10 mm患者体外冲击碎石术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效果相当,但体外冲击碎石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可选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结石>10 mm患者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效果优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时应当根据患者结石情况、患者意愿选择治疗方式。

    2021年14期 v.33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全瓷全冠与全瓷高嵌体修复低矮磨牙的效果比较

    高健文;经海永;任璐;

    目的:比较全瓷全冠与全瓷高嵌体修复低矮磨牙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低矮磨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各50例。对照组行全瓷全冠修复低矮磨牙,观察组行全瓷高嵌体修复低矮磨牙,比较两组修复疗效、低矮磨牙与对侧同名牙牙周探诊深度和修复满意度。结果:两组修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矮磨牙与对侧同名牙牙周探诊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矮磨牙牙周探诊深度小于对照组,对照组低矮磨牙牙周探诊深度大于对侧同名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满意度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瓷高嵌体修复低矮磨牙可降低低矮磨牙牙周探诊深度,提高修复满意度,效果优于全瓷全冠修复。

    2021年14期 v.33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牙周牙髓联合治疗与单纯牙周治疗在重症牙周炎患者中的效果比较

    孙国姝;

    目的:比较牙周牙髓联合治疗与单纯牙周治疗在重症牙周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重症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牙周治疗,观察组给予牙周牙髓联合治疗,比较两组远期疗效,患者牙菌斑指数(PLI)、松动度(MD)、牙周袋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附着水平(AL)、釉牙骨质界至骨缺陷底的距离(CEJ-BD)、釉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距离(CEJ-AC)和骨密度(CADIA)。结果:观察组远期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D、PD、SBI、AL、PLI、CEJ-BD、CEJ-AC和CADIA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牙髓联合治疗重症牙周炎患者可提高远期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降低患牙牙周指标水平和CEJ-BD、CEJ-AC、CADIA,优于单纯牙周治疗效果。

    2021年14期 v.33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护理

  •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王世芳;赵琳琳;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在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4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FTS护理,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康复锻炼耐受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康复锻炼依从性。结果:术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和术后1周,研究组康复锻炼耐受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康复锻炼依从性为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护理应用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可降低术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延长术后康复锻炼耐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提高其康复锻炼依从性,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1年14期 v.33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学科协同模式护理在急性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钮剑;

    目的:观察多学科协同模式护理在急性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急性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多学科协同模式护理,比较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7.92%(47/48),高于对照组的83.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8%(1/48),低于对照组的18.75%(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同模式护理应用于急性多发伤患者可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1年14期 v.33 143-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延续性护理在预防产褥期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

    吕薇;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在预防产褥期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自然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锻炼依从性、下肢DVT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锻炼依从性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预防产褥期产妇下肢DVT,可提高锻炼依从性,降低下肢DVT发生率,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1年14期 v.33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应用效果

    赵淋平;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140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前后炎性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降钙素原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14/70),低于对照组的35.71%(25/70),研究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7.14%(68/70),高于对照组的88.57%(62/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综合护理应用于败血症患儿,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炎性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1年14期 v.33 148-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人性化护理在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赵秋芳;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70例慢性重症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4.29%(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26/3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4%(34/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25/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效果良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

    2021年14期 v.33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集束化护理在E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丛美艳;于霆;于强;李晓凤;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10例EICU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EICU入住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EICU入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10%(103/105),高于对照组的86.67%(91/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EICU机械通气患者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EICU入住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1年14期 v.33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全程护理在喉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刘丽娜;

    目的:观察全程护理在喉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均行喉切除术,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一般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可降低喉切除术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提高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1年14期 v.33 155-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Orem自护理论护理在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王丹;

    目的:观察奥瑞姆(Orem)自护理论护理在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4例压疮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Orem自护理论护理,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护理前后照顾者照顾行为评分和照顾负担评分。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4.84%(3/62),低于对照组的25.81%(1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照顾者照顾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Orem自护理论护理可降低压疮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和照顾负担评分,提高照顾者照顾行为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1年14期 v.33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循证护理的认知行为干预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杨旭;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的认知行为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循证护理的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依从性、自护能力和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依从性、护理后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对于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护理的认知行为干预能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自护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1年14期 v.33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零缺陷护理在急性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刘金苹;

    目的:观察零缺陷护理在急性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急性胃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零缺陷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态度、护理质量、入院接待和出院指导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42%(5/48),低于对照组的31.25%(1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零缺陷护理应用于急性胃出血患者中可降低其负性情绪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1年14期 v.33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性疼痛护理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德光;

    目的:观察综合性疼痛护理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给予给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40,给予综合性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术后24、48 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疼痛护理应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可有效控制术后疼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1年14期 v.33 16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关毓欣;魏晓;杨社琴;张莹莹;卢莹莹;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4例即将出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氮素(BUN)和血浆白蛋白(ALB)]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Scr和BUN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ALB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延续性护理可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肾功能指标水平,以及提高生命质量,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1年14期 v.33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吴奥林;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可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SAS评分和SDS评分,以及提高SF-36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1年14期 v.33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预见性护理在心肺复苏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徐爱萍;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心肺复苏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心脏复苏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呼吸机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居住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前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通气时间、ICU居住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C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可缩短心脏复苏术后患者的呼吸机通气时间、ICU居住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GC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1年14期 v.33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个体化护理在2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赵林林;

    目的:观察个体化护理在2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2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依从率、护理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和护理后生命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依从率为96.88%(31/32),高于对照组的68.75%(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可提高2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率和生命质量评分,以及降低肾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1年14期 v.33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整合式心理护理在宫颈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岳丹;

    目的:观察整合式心理护理在宫颈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1例宫颈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整合式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Jalowiec应对量表评分和Herth希望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Jalowiec评分和Hert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整合式心理护理可降低宫颈癌化疗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以及提高应对方式评分和希望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1年14期 v.33 176-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针对性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刘静;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44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功能锻炼依从率和护理后患肢肩关节活动度水平。结果:研究组功能锻炼依从率为98.61%(71/72),高于对照组的87.50%(6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肢肩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可提高乳腺癌手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率和肩关节活动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1年14期 v.33 179-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导乐分娩在经阴道分娩高龄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宋静;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在经阴道分娩高龄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9月在该院进行阴道分娩的70例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采用导乐分娩。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及产后出血、胎儿窘迫、会阴裂伤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娩时VAS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分娩可缩短经阴道分娩高龄产妇的产程时间,减轻分娩疼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1年14期 v.33 18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营养护理在低体质量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

    陶思竹;

    目的:观察营养护理在低体质量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64例低体质量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护理,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和护理前后的营养状况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身长、体重量、头围均大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营养护理可提高低体质量早产儿营养状况指标水平,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1年14期 v.33 183-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细节护理管理在呼吸衰竭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

    申洁;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管理在呼吸衰竭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2周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水平、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和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SaO_2水平、动脉血pH值和PaO_2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PaCO_2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管理可提高呼吸衰竭新生儿SaO_2水平、动脉血pH值和PaO_2水平,以及降低PaCO_2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1年14期 v.33 185-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卢亚静;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于该院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采用综合护理可降低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1年14期 v.33 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5A”护理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韩雪;

    目的:观察"5A"护理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该院接受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5A"护理,比较两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5.0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5A"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可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和下肢DVT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1年14期 v.33 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对重度烧伤康复期患者应激障碍和自我效能的影响

    江雪洁;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对重度烧伤康复期患者应激障碍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85例重度烧伤康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聚焦解决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应激障碍诊断量表(CAPS)评分及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CAPS评分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护理用于重度烧伤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应激障碍,提高自我效能,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1年14期 v.33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