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基础研究

  • 纯镁微弧氧化-壳聚糖/海藻酸钠载铜膜层的细胞相容性及抑菌性分析

    王金刚;于婷婷;

    目的:分析纯镁微弧氧化-壳聚糖/海藻酸钠载铜膜层的细胞相容性及抑菌性。方法:以纯度为99.9%的镁片制作20片试件,分为4组各5片,甲组表面为纯镁微弧氧化层,乙组为纯镁微弧氧化-壳聚糖复合膜层,丙组为纯镁微弧氧化-壳聚糖/海藻酸钠膜层,丁组为纯镁微弧氧化-壳聚糖/海藻酸钠载铜膜层,比较四组试件的显微形态、湿润角、细胞相容性及抑菌性。结果:试件表面微孔、裂纹数量,甲组>乙组>丙组>丁组;细胞铺展面积,丁组>丙组>乙组>甲组;各组试件的湿润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肠埃希菌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菌落数甲组>乙组>丙组>丁组,抑菌性丁组>丙组>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纯镁微弧氧化-壳聚糖/海藻酸钠载铜膜层可有效封闭镁片表面微孔,且细胞相容性、抑菌性良好,效果优于纯镁微弧氧化层、纯镁微弧氧化-壳聚糖复合膜层及纯镁微弧氧化-壳聚糖/海藻酸钠膜层。

    2021年23期 v.33 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影响因素分析

    陈燕;梁健;梁辉燕;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7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发生情况,对可能导致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0例T2DM患者中,37例(52.86%)发生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年龄≥65岁、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吸烟、高血压、促甲状腺激素(TSH)>10 mU/L、血尿酸(SUA)>6 mg/dL、低密度脂蛋白(LDL)>4.14 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1.04 mmol/L和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ApoA-Ⅰ/ApoB)<1均为影响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5岁、BMI≥24 kg/m~2、吸烟、高血压、TSH>10 mU/L、SUA>6 mg/dL、LDL>4.14 mmol/L、HDL<1.04 mmol/L和ApoA-Ⅰ/ApoB<1均为影响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针对上述因素实施干预措施,以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发生风险。

    2021年23期 v.33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

    郑勇;郑子亭;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20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51)与未感染组(n=149),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CI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意识障碍、吞咽障碍、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均为ACI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意识障碍、吞咽障碍、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均为ACI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2021年23期 v.33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

    冀烜静;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6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11例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8.33%。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BMI、白血病类型、住院季节、临床分型、合并糖尿病与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无明显相关性(P>0.05);住院天数、肛周感染、糖皮质激素、化疗与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天数较长、肛周感染、使用糖皮质激素、化疗均为导致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住院天数较长、肛周感染、使用糖皮质激素、化疗均为导致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

    2021年23期 v.33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乌司他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效果

    李丹玉;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酸中毒指标[血液pH值、血酮体(KET)、血乳酸(Lac)、二氧化碳结合力(CO_2CP)、β羟丁酸(β-HB)]水平、血液pH值恢复正常时间、血酮体转阴时间和血糖复常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FBG、2hPG、KET、Lac和β-H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CO_2C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pH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pH值恢复正常时间、血酮体转阴时间和血糖复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可缩短血液pH值恢复正常时间、血酮体转阴时间和血糖复常时间,降低血糖水平,以及改善酸中毒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血液透析治疗。

    2021年23期 v.33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COPD合并左心衰竭肺水肿患者的效果

    王晓达;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左心衰竭肺水肿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81例COPD合并左心衰竭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BiPAP治疗,连续治疗3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肺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水平、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脂质运载蛋白2(LCN-2)水平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LVEF、FEV_1%、FEV_1和Pa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CO_2、NT-proBNP和LCN-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辅助常规药物治疗COPD合并左心衰竭肺水肿患者可提高心肺功能指标水平,改善血气指标水平,降低NT-proBNP和LCN-2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

    2021年23期 v.33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经皮肝射频消融术联合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多发肝转移瘤患者的效果

    王强;

    目的:观察经皮肝射频消融术联合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CRC)多发肝转移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71例晚期CRC多发肝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皮肝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指标[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58.33%,高于对照组的3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EA和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和AS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FS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腹泻、骨髓抑制神经毒性、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肝射频消融术联合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CRC多发肝转移瘤患者可提高客观缓解率,降低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和肝功能指标水平,以及延长PFS,其效果优于单纯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

    2021年23期 v.33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效果

    邱长乐;祝光亮;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6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取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和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β_2微球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结果:观察组病情缓解率为73.33%,高于对照组的4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β_2微球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预后较好,同时可保障治疗安全性。

    2021年23期 v.33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效果

    罗艳;敖秋玲;谢文亮;龙腾飞;

    目的: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治疗,观察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命质量[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87.50%(28/32),高于对照组的65.63%(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ACT-B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提高客观缓解率和生命质量评分,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效果。

    2021年23期 v.33 26-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效果

    彭喜涛;王海生;梁冰;袁启东;

    目的:观察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SaO_2、Pa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导管碎栓联合低剂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效果优于静脉溶栓治疗。

    2021年23期 v.33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效果

    夏锋;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立位反流时间百分比、卧位反流时间百分比、总反流时间百分比、食管括约肌压力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立位反流时间百分比、卧位反流时间百分比和总反流时间百分比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食管括约肌压力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立位反流时间百分比、卧位反流时间百分比、总反流时间百分比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

    2021年23期 v.33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谷氨酰胺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急性肠炎患者的效果

    崔佳宾;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急性肠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性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谷氨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白细胞介素-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急性肠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单纯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效果。

    2021年23期 v.33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效果

    张一爽;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IB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胃肠道评估量表(GSRS)]、负面情绪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S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匹维溴铵应用于IBS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且安全性良好,其效果优于单纯匹维溴铵治疗。

    2021年23期 v.33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患者的效果

    黄智辉;

    目的:观察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3例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2)。对照组采用开放性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指标水平、胃电节律指标水平、胃泌素水平和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正常慢波节律比、主频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主功率、主频不稳定系数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胃泌素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患者可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改善胃电节律指标水平,提高胃泌素水平,以及降低VAS评分,优于开放性修补术治疗效果。

    2021年23期 v.33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效果

    张克辉;李宾;

    目的: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肝硬化(AL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A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1)。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IV型胶原(IV-C)、血清Ⅲ型前胶原(PCIII)、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水平、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47/51),高于对照组的66.67%(3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V-C、PCIII、HA、LN、TBiL、ALT和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ALC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肝纤维化指标和肝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复方甘草酸苷治疗。

    2021年23期 v.33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罗沙司他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

    王静;

    目的:观察罗沙司他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肾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罗沙司他治疗,比较两组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血红蛋白(Hb)水平、白蛋白(Alb)水平、铁蛋白(SF)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D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Alb、S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沙司他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患者可改善T细胞亚群相关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提高Hb、Alb、SF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重组人促红素治疗。

    2021年23期 v.33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黄体酮、保胎灵胶囊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效果

    韩红梅;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黄体酮、保胎灵胶囊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7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分层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9)。对照组给予黄体酮联合保胎灵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凝血指标[P选择素、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妊娠结局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腹部疼痛、腰酸坠胀、出血等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选择素、FIB和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足月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流产率、早产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黄体酮、保胎灵胶囊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可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降低凝血指标水平,提高足月产率,效果优于黄体酮联合保胎灵胶囊治疗。

    2021年23期 v.33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钟乘坊;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行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围术期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心输出量(CO)、平均动脉压(MAP)及每搏输出量(SV)]水平、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手术相关指标水平。结果:T_2~T_4时,观察组HR、CO、MAP、SV水平与T_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4时,对照组HR水平高于T_1时,MAP、CO、SV水平均低于T_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T_4时,观察组HR水平低于对照组,CO、MAP、SV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牵拉反应、胎儿窘迫等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黄碱和利多卡因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围术期产妇可降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麻醉药用量,优于硬膜外麻醉效果。

    2021年23期 v.33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剂量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效果

    苗新颖;叶盛开;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减)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起始剂量25μg/d)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起始剂量50μg/d)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TSH水平恢复正常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4、8周后T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SH水平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的效果优于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可促进TSH水平恢复正常,改善妊娠结局,且安全性与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相当。

    2021年23期 v.33 55-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雌二醇凝胶促进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及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

    黄慧环;

    目的:观察雌二醇凝胶促进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及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人工流产术后4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1例。对照组术后采用益母草颗粒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雌二醇凝胶治疗。比较两组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宫腔粘连发生率、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阴道出血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腔粘连发生率为4.48%(9/201),低于对照组的16.42%(33/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二醇凝胶用于人工流产术后患者,能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降低宫腔粘连发生率,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效果优于益母草颗粒治疗。

    2021年23期 v.33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硬膜外麻醉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刘英歌;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10 min(T_0)、气管插管时(T_1)、手术30 min(T_2)、术后10 min(T_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水平,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前后1 d去甲肾上腺素(NE)和血清补体(C3、C4)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1、T_2时,观察组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NE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可降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维持血清补体水平,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且安全性较好,其效果优于单纯静吸复合麻醉。

    2021年23期 v.33 60-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术前醋酸亮丙瑞林注射联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

    叶荣华;熊慧玲;

    目的:探讨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前注射醋酸亮丙瑞林联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给予醋酸亮丙瑞林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治疗前后性激素[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其月经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水平,两组相关指标水平数据比较,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SH、LH和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水平,两组相关指标水平数据比较,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随访1年后的复发率为6.67%(2/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前醋酸亮丙瑞林注射联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性激素水平和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单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

    2021年23期 v.33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阴道残端缝合圆韧带悬吊术预防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阴道残端脱垂的效果

    何惠娜;

    目的:观察阴道残端缝合圆韧带悬吊术预防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阴道残端脱垂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阴道残端缝合圆韧带悬吊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阴道残端脱垂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和性生活不满意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阴道总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残端脱垂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和性生活不满意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残端缝合圆韧带悬吊术应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可降低阴道残端脱垂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和性生活不满意率。

    2021年23期 v.33 66-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效果

    熊若男;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吸入氧浓度(FiO_2)]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_2、FiO_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同步间歇指令机械治疗效果。

    2021年23期 v.33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猪肺磷脂注射液气管灌洗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的效果

    万小云;

    目的:观察猪肺磷脂注射液气管灌洗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MA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猪肺磷脂注射液气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白细胞介素(IL)-6、IL-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4 h后,两组PaO_2、PaO_2/Fi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两组IL-6、IL-8、hs-CRP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气管灌洗治疗可提高MAS患儿PaO_2、PaO_2/FiO_2水平,降低IL-6、IL-8、hs-CRP和TNF-α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2021年23期 v.33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腘窝后侧S形切口双窗口入路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效果

    杨永豪;

    目的:观察腘窝后侧S形切口双窗口入路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胫骨平台后内侧入路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腘窝后侧S形切口双窗口入路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1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命质量评分及HS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腘窝后侧S形切口双窗口入路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优于传统胫骨平台后内侧入路术治疗效果。

    2021年23期 v.33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主体位联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骨折患儿的效果

    钟天生;杨亚东;钟伟建;

    目的:观察自主体位联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股骨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联合协助体位治疗,观察组联合自主体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HSS和Harri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主体位联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骨折患儿可提高治疗优良率和关节功能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协助体位联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效果。

    2021年23期 v.33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臭氧注射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

    林冠林;蔡振宇;

    目的:观察臭氧注射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水平、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腰痛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16%(55/61),高于对照组的75.41%(4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臭氧注射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提高下腰痛JOA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降低ODI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射频消融术治疗。

    2021年23期 v.33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

    邓思殷;

    目的:观察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胶原酶注射治疗,研究组采用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疼痛评分、椎间盘突出指数(IDH)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时,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和I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LDH患者可提高治疗优良率,降低疼痛评分和IDH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胶原酶注射治疗。

    2021年23期 v.33 83-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改良粘接固位术在后牙缺损患者种植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彭冲;项琳怡;

    目的:观察改良粘接固位在后牙缺损患者种植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后牙种植单冠修复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粘接固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粘接固位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7 d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和牙龈乳头指数(PIS),术前及术后30 d咀嚼效能(ME)和龈沟液白细胞介素(IL)-2、IL-8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7 d,观察组PLI、SBI和PIS均低于对照组,PD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观察组ME高于对照组,IL-2、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改良粘接固位术应用于后牙缺损患者种植义齿修复中,可改善术后牙菌斑和出血情况,减轻炎症反应,提升咀嚼效能,效果优于传统粘接固位术。

    2021年23期 v.33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精神卫生

  • 有偿手工制作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赖水秀;钟美卿;

    目的:观察有偿手工制作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开展传统工娱治疗,观察组则开展有偿手工制作训练,均训练3个月。比较两组训练前后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SI)及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结果:训练后,观察组IPROS、SANS和SSS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开展有偿手工制作训练,能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减轻精神病症状,效果优于传统工娱疗法。

    2021年23期 v.33 89-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中西医结合

  • 补肺健脾方合六君子汤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

    石燕平;

    目的:观察补肺健脾方合六君子汤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肺健脾方合六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水平、炎性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VC、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NF-α、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肺健脾方合六君子汤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2021年23期 v.33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小儿肺咳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

    王春玲;王天锁;吕芍红;

    目的:观察小儿肺咳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肺咳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40/41),高于对照组的80.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均高于对照组,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咳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阿奇霉素治疗。

    2021年23期 v.33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解痉纠偏”针法联合巴氯芬治疗脑梗死偏瘫痉挛患者的效果

    刘涛;

    目的:观察"解痉纠偏"针法联合巴氯芬治疗脑梗死偏瘫痉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68例脑梗死偏瘫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巴氯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解痉纠偏"针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肌电图指标[积分肌电值(IEMG)、中位频率(MF)]水平、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下肢IEMG和MF水平,上下肢FMA评分和MB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痉纠偏"针法联合巴氯芬治疗脑梗死偏瘫痉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巴氯芬治疗。

    2021年23期 v.33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益气活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患者的效果

    魏忠光;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指标水平、心功能指标[心输出量(CO)、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胸闷、心悸、胸痛、气短、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T段压低导联数总和、导联ST段压低值总和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O、LVEF高于对照组,LVID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45/48),高于对照组的75.00%(3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心电图指标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2021年23期 v.33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活血化痰降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脂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血脂的影响

    沈国友;

    目的:观察活血化痰降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脂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饮食和运动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活血化痰降脂汤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血脂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T、PT均长于对照组,FIB、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痰降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患者可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血脂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阿托伐他汀钙治疗。

    2021年23期 v.33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半夏厚朴汤辅助治疗气郁痰阻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效果

    梁国强;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辅助治疗气郁痰阻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气郁痰阻型GE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半夏厚朴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食管下括约肌(LES)静息压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37/38),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胸膺不适、咽喉不适、反流或嗳气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LES静息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奥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基础上采用半夏厚朴汤治疗气郁痰阻型GERD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LES静息压,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效果优于单纯奥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

    2021年23期 v.33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参芪地黄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

    魏艾贞;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肾性贫血(RA)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84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地黄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血清铁调素、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脯氨酰羟化酶(PHD)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39/42),高于对照组的71.43%(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尿素氮、血清铁调素、HIF-1α和PHD水平低于对照组,内生肌酐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RA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肾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血清铁调素、HIF-1α和PHD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2021年23期 v.33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加味寿胎丸联合黄体酮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患者的效果

    郭善媚;杨雪峰;

    目的:观察加味寿胎丸联合黄体酮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肾虚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口服黄体酮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加味寿胎丸治疗,疗程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36/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2%(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孕酮、β-HC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寿胎丸联合黄体酮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血清孕酮、β-HCG水平,安胎效果优于单用黄体酮治疗。

    2021年23期 v.33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归肾汤联合琥珀散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效果

    刘岩;

    目的:观察归肾汤联合琥珀散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OE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42例OE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归肾汤联合琥珀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0(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性激素指标[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9%(70/71),高于对照组的87.32%(6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hs-CRP、E_2、FSH和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孕三烯酮、米非司酮治疗基础上采用归肾汤联合琥珀散治疗OEC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IL-10水平,降低hs-CRP水平和性激素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治疗。

    2021年23期 v.33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加味桂枝附子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患者的效果

    丁青梅;

    目的:观察加味桂枝附子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桂枝附子汤治疗,比较两组血清学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加味桂枝附子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血清学指标水平、VA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2021年23期 v.33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中医药研究

  • 蠲痹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痹阻证患者的效果

    王德华;

    目的:观察蠲痹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痹阻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痹阻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研究组33例。对照组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研究组采用蠲痹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31/33),高于对照组的73.53%(2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痹阻证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CASCS评分,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效果优于颈复康颗粒治疗。

    2021年23期 v.33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邵氏无痛手法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

    经振兴;崔改琴;李继杰;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邵氏无痛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实施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邵氏无痛手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47/48),高于对照组的80.85%(3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邵氏无痛手法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效果较好,能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提高颈部功能,效果优于单用针刺治疗。

    2021年23期 v.33 125-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失语患者的效果

    徐梦;郭杨;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失语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失语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分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DAE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失语症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单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2021年23期 v.33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检验与影像

  • 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参数联合检测在子宫腺肌瘤诊断中的效能

    段利华;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组织弥散定量分析参数联合检测在子宫腺肌瘤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76例疑似子宫腺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UE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检测。以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子宫腺肌瘤和非子宫腺肌瘤患者的UE组织弥散定量分析参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UE组织弥散定量分析参数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子宫腺肌瘤的效能。结果:经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显示,76例患者中,子宫腺肌瘤46例(60.53%),非子宫腺肌瘤30例(39.47%);子宫腺肌瘤患者UE组织弥散定量参数应变均值(MEAN)、标准方差(SD)、对比度(CONT)、均等性(ENT)均高于非子宫腺肌瘤患者,复杂度(COMP)、杂乱度(IDM)、蓝色区域面积占比(AREA%)、峰度(KURT)、偏度(SKEW)均低于非子宫腺肌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得到MEAN、SD、CONT、ENT、COMP、IDM、AREA%、KURT、SKEW诊断子宫腺肌瘤的曲线下面积均>0.7,且联合检测诊断子宫腺肌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UE组织弥散定量分析参数联合检测诊断子宫腺肌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

    2021年23期 v.33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积分与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瓣膜钙化程度的相关性

    康秋满;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积分与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瓣膜钙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瓣膜厚度、管腔狭窄程度,以及不同心瓣膜钙化程度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积分,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积分与心瓣膜钙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瓣膜厚度、管腔狭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评级心瓣膜钙化程度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心脏瓣膜病钙化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积分与心瓣膜钙化程度呈正相关(r=0.537、0.635,P=0.000、0.000)。结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积分与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瓣膜钙化程度呈正相关。

    2021年23期 v.33 134-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3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血清免疫球蛋白、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的相关性

    袁英真;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与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0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RA病情活动度评价表(DAS28)评估其不同活动度(高活动度、中活动度、低活动度、疾病稳定),并检测其IgG、IgA、IgM、sST2水平,比较不同活动度RA患者的血清IgG、IgA、IgM、sST2水平,并采用Kendall’s tau-b直线相关检验分析RA患者血清IgG、IgA、IgM、sST2水平与RA活动度的关系。结果:300例RA患者中,DAS28评分<2.6分65例(疾病稳定),占21.67%(65/300);2.6分≤DAS28评分<3.2分107例(低活动度),占35.67%(107/300);3.2分≤DAS28评分≤5.1分94例(中活动度),占31.33%(94/300);DAS28评分>5.1分34例(高活动度),占11.33%(34/300)。高活动度RA患者血清IgG、IgA、IgM、sST2水平均高于中活动度、低活动度、疾病稳定患者;中活动度RA患者血清Ig G、Ig A、Ig M、s ST2水平均高于低活动度、疾病稳定患者;低活动度RA患者血清Ig G、Ig A、Ig M、sST2水平均高于疾病稳定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线性双变量Kendall’s tau-b直线相关检验结果显示,血清IgG、IgA、IgM、sST2水平与RA活动度呈正相关(r>0,P<0.05)。结论:血清IgG、IgA、IgM、sST2水平与RA活动度呈正相关。

    2021年23期 v.33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血清SAA、CK-MB、PCT检测在小儿感染性肠炎诊断中的效能

    吕中信;周茵;方金芳;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在小儿感染性肠炎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该院收治的120例感染性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感染因素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57例和病毒感染组63例,另选取60名同期儿科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SA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K-MB水平,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PCT水平,比较三组血清SAA、CK-MB、PCT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血清SAA、CK-MB、PCT水平单项和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肠炎的效能。结果: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SAA、CK-MB、PCT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细菌感染组SAA、PCT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病毒感染组CK-MB水平高于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得到血清SAA、CK-MB、PCT水平检测诊断细菌性肠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7、0.742和0.786,且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肠炎的灵敏度高于单项检测诊断。结论:SAA、PCT水平在细菌性肠炎感染患儿中明显升高,CK-MB水平在病毒性肠炎患儿中明显升高;SAA、CK-MB、PCT水平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肠炎的效能高于单项检测诊断。

    2021年23期 v.33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中的效能

    黄小建;林远福;黄雅玲;卢立倩;

    目的:观察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63例CVA慢性咳嗽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1例非CVA慢性咳嗽患儿为对照1组;选取同期62名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2组。三组均检测FeNO水平,比较三组FeNO水平,并分析FeNO检测在CVA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Fe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对照1组Fe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NO水平检测诊断CVA的灵敏度为85.71%(54/63),特异度为80.39%(41/51)。结论:FeNO水平检测在儿童CVA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2021年23期 v.33 142-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

    汪明泓;

    目的:观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剥脱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2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79%,低于对照组的3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剥脱术,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而二者术后2年复发率相当。

    2021年23期 v.33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同期分流与分期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效果比较

    李斌;

    目的:比较同期分流与分期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分期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同期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两组均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意识状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预后情况[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CS评分、GO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2/41),低于对照组的19.51%(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分流联合颅脑修补术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GCS评分和GOS评分,降低NIHS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分期分流联合颅脑修补术治疗效果。

    2021年23期 v.33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臭氧浓度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张鸽;张高峰;

    目的:比较不同臭氧浓度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各32例。低浓度组采用20 mg/L臭氧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中浓度组采用40 mg/L臭氧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高浓度组采用60 mg/L臭氧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颈椎功能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中浓度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中浓度组IL-6、hs-CRP水平均低于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高浓度组低于低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中浓度组自觉症状、临床检查和日常生活动作等颈椎功能评分高于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高浓度组高于低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低浓度组和中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等浓度(40 mg/L)臭氧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颈椎功能评分,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20 mg/L与60 mg/L臭氧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

    2021年23期 v.33 150-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等级和血管舒张功能与其生命质量的相关性

    陈安杰;王福荣;张成;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等级和血管舒张功能与其生命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5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手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的体力活动等级、血管舒张功能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等级和血管舒张功能评分与其生命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手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等级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力活动中级和高级患者的血管舒张功能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体力活动低级患者,且体力活动高级患者血管舒张功能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高于体力活动中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等级和血管舒张功能评分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r=0.612、0.516,P=0.000、0.000)。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等级和血管舒张功能评分与其生命质量呈正相关。

    2021年23期 v.33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无头加压螺钉固定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行踝关节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牛俊克;王鹏儒;李真;栗启迪;陈宏峰;

    目的:比较无头加压螺钉固定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行踝关节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行踝关节融合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研究组采用无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水平、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关节融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7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头加压螺钉内固定应用于踝关节融合术患者可缩短关节融合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治疗优良率,其效果优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2021年23期 v.33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效果比较

    刘军;汪小明;徐中华;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可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提高一次性取石成功率,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

    2021年23期 v.33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护理

  • 仿真食物模型联合食物交换份在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中的效果

    孙琳琳;

    目的:分析仿真食物模型联合食物交换份在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采用仿真食物模型联合食物交换份法进行饮食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血糖指标水平、人体测量学指标(体质量指数、腰围、上臂肌围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水平、膳食营养成分变化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指标水平,每日摄入总热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以及血清丙二醛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人体测量学指标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每日摄入蛋白质、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含量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C、维生素E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仿真食物模型联合食物交换份法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干预中,能够优化患者的膳食营养成分,降低患者血糖指标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改善人体测量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常规饮食干预方法。

    2021年23期 v.33 162-16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鱼骨图”指导的健康教育在难治性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陈春红;

    目的:观察基于"鱼骨图"指导的健康教育在难治性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肺结核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采用基于"鱼骨图"指导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结核疾病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评分和健康行为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肺结核疾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习惯、规律用药、定期复查和自我监测等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躯体症状、心理焦虑、防痨认知和社会支持等健康行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鱼骨图"指导的健康教育应用于难治性肺结核患者可提高肺结核疾病知识知晓率和遵医行为评分,以及降低健康行为评分,其效果优于肺结核常规健康教育。

    2021年23期 v.33 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预见性运动护理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韩啸宇;王方;

    目的:观察预见性运动护理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106例行剖宫产术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预见性运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下肢平均血流量和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5.09%(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专业技能、健康教育、人文关怀和工作效率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预见性运动护理可提高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下肢DVT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1年23期 v.33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李难;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29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143)和研究组(n=15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下肢周径、不良症状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术后3、7 d时,两组下肢周径均大于术后1 d,但研究组下肢周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肢皮肤颜色改变、皮下淤血、DVT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69%(146/151),高于对照组的89.51%(128/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护理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可降低其下肢肿胀和DVT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1年23期 v.33 172-173+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系统化失眠护理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丹丹;李春燕;

    目的:观察系统化失眠护理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118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9)。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系统化失眠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PSQI、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睡眠护理用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可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1年23期 v.33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多途径健康宣教在社区儿童免疫规划接种中的应用效果

    邱艳;

    目的:观察多途径健康宣教在社区儿童免疫规划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该市接受免疫规划的100名儿童的临床资料,将2015年1—6月50名儿童设为对照组,7—12月50名儿童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实施多途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第二年接种覆盖率、健康宣教满意度、宣教前后免疫规范知晓评分和接种积极率。结果:观察组第二年接种覆盖率为100.00%(50/50),高于对照组的86.00%(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健康宣教满意度为98.00%(49/50),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宣教后,观察组家长疫苗接种意识、接种行为、基本常识和注意事项等免疫规范知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接种积极率为100.00%(50/50),高于对照组的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途径健康宣教应用于社区儿童免疫规划接种可提高第二年接种覆盖率、健康宣教满意度、免疫规范知晓评分和家长接种积极率,效果优于常规健康宣教。

    2021年23期 v.33 17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格林模式健康教育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侯阅华;

    目的:观察格林模式健康教育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格林模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疾病认知评分、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治疗知识、基础知识、用药知识、功能锻炼等疾病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12%(32/34),高于对照组的73.53%(2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格林模式健康教育可提高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疾病认知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1年23期 v.33 180-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改良人字形平卧位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保肛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周娟;

    目的:观察改良人字形平卧位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保肛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8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体位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改良式低截石位,观察组采用改良人字形平卧位。比较两组体位摆放时间、体位舒适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体位摆放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体位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人字形平卧位用于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保肛根治手术中,可缩短体位摆放时间,提高体位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改良式低截石位。

    2021年23期 v.33 183-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护理在肠梗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晓玲;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肠梗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肠梗阻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护理满意度和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疼痛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00%,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可降低肠梗阻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命质量,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1年23期 v.33 186-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下载次数:6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护理在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袁佳茜;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在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接受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54.0%,低于对照组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可降低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和负性情绪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21年23期 v.33 189-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行为阶段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臧琳琳;

    目的:观察行为阶段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血液透析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行为阶段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GSES和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技术、服务态度、护理环境和健康指导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阶段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可提高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1年23期 v.33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樊凌;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呼气流速峰值(PEF)、最大中期呼气流速(MM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FEV1/FVC)]、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用药依从率及再次住院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EF、MMEF、FEV1/FVC水平和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CAT评分及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用于COPD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率,改善其肺功能指标水平,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程度,降低再次住院率。

    2021年23期 v.33 195-196+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术前角色扮演游戏联合心理护理在乳牙滞留日间全身麻醉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宋丽媛;

    目的:观察术前角色扮演游戏联合心理护理在乳牙滞留日间全身麻醉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行日间全麻手术的乳牙滞留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前采用心理护理,观察组术前采用角色扮演游戏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前配合度及其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前配合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8.33%(59/60),高于对照组的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角色扮演游戏联合心理护理应用于乳牙滞留日间全身麻醉手术患儿,可提高患儿术前配合度及其家长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心理护理。

    2021年23期 v.33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规范化营养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刘栋;

    目的:观察规范化营养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4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规范化营养护理,比较护理前后营养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胃肠激素指标[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肽(VIP)]水平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ALB、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OT水平高于对照组,VI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营养护理基础上采用规范化营养护理可提高SAP患者的营养指标水平,改善胃肠激素指标水平,以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营养护理。

    2021年23期 v.33 200-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集束化护理在胆总管囊肿患儿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姚晓艳;朱莹莹;丁雅茜;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胆总管囊肿患儿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4例采用腹腔镜治疗的胆总管囊肿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水平、家长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拔管时间、恢复经口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用于胆总管囊肿手术患儿可加快其术后康复,提高家长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1年23期 v.33 203-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前瞻性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冯洁;

    目的:观察前瞻性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Barthel指数(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30.1±5.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1.7±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研究组BI评分为(90.4±2.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前瞻性护理可降低脑出血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NIHSS评分,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提高BI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1年23期 v.33 206-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