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调查研究

  •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张鹏;

    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该院收治的106例行微创血肿清除术的sICH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sICH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预后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ICH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106例sICH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发生预后不良37例,发生率为34.91%,设为发生组,预后良好69例,设为未发生组。发生组年龄≥60岁、术前血肿体积≥50 mL、术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重度、血尿酸(SUA)高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7.85、白蛋白(Alb)<40 g/L、纤维蛋白原(FIB)>4 g/L等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术前血肿体积≥50 mL、术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重度、SUA高水平、NLR≥7.85、Alb<40 g/L、FIB>4 g/L等均为影响sICH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60岁、术前血肿体积≥50 mL、术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重度、SUA高水平、NLR≥7.85、Alb<40 g/L、FIB>4 g/L等均为影响sICH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2025年20期 v.3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影响因素

    赵康;

    目的:分析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96例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统计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96例脑外伤患者的PTGI评分为(52.97±6.08)分;婚姻状况为未婚/离异/丧偶、家庭功能障碍、社会支持度低水平、心理韧性低水平、生命意义感低水平、疲劳程度高水平等脑外伤患者的PTGI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为未婚/离异/丧偶、家庭功能障碍、社会支持度低水平、心理韧性低水平、疲劳程度高水平等均为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婚姻状况为未婚/离异/丧偶、家庭功能障碍、社会支持度低水平、心理韧性低水平、疲劳程度高水平等均为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影响因素。

    2025年20期 v.37 5-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因素

    徐毅;

    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URS)后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7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根据FURS术后是否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将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FURS术后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72例FURS术后患者中,发生泌尿系统感染20例,发生率为27.78%(20/72);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婚姻状况、家庭平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结石家族史、结石位置、结石直径、手术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抗感染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合并糖尿病、结石残留、肾积水程度为重度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结石残留、肾积水程度为重度均为FURS术后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结石残留、肾积水程度为重度均为FURS术后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

    2025年20期 v.37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股骨头坏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正念水平的影响因素

    刘亚君;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正念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104例股骨头坏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统计股骨头坏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正念水平[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股骨头坏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正念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98例股骨头坏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MAAS评分为(48.37±10.68)分,处于中等水平。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768元、慢性疾病数量≥2种、家庭功能181~240分、社会支持度12~60分、心理弹性≤60分等股骨头坏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MAAS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768元、慢性疾病数量≥2种、家庭功能181~240分、社会支持度12~60分、心理弹性≤60分等均为股骨头坏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正念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768元、慢性疾病数量≥2种、家庭功能181~240分、社会支持度12~60分、心理弹性≤60分等均为股骨头坏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正念水平的影响因素。

    2025年20期 v.37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盐酸美金刚治疗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效果

    张继炎;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盐酸美金刚治疗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盐酸美金刚治疗老年痴呆症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效果优于多奈哌齐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

    2025年20期 v.37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

    王幸伟;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91例PS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水平、认知功能[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时,两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两组MoCA、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PSCI患者可提高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盐酸多奈哌齐治疗。

    2025年20期 v.37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

    汤慧民;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76例STEM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心肌损伤标志物[脑钠肽(BN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术后即刻,两组TIMI血流分级优于术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LVEF、CO水平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NP、sICAM-1、CK-MB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治疗STEMI患者,可改善TIMI血流分级,提高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效果优于单纯PCI治疗。

    2025年20期 v.37 22-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效果

    杨雪珂;魏伟丽;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30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3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144/153),高于对照组的86.27%(132/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FE、SV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ET-1、vW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心功能指标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

    2025年20期 v.37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李亚茹;郭婉婉;杨研;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42/44),高于对照组的79.55%(3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DD、LVES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T-1、Hcy、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减轻血管内皮损伤,效果优于单纯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

    2025年20期 v.37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沙格列汀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

    施余杰;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替米沙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肾纤维化指标[β_2-微球蛋白(β_2-MG)、Ⅳ型胶原(CⅣ)、胱抑素C(Cys C)]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UN、Sc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hFP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β_2-MG、CⅣ、Cys 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降低肾功能指标、血糖指标和肾纤维化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替米沙坦治疗。

    2025年20期 v.37 32-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效果

    田鹏;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4年7月该院收治的105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51)、研究组(n=54)。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α-硫辛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下肢血管功能指标[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踝肱指数(ABI)、经皮氧分压(TcPO_2)]、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细胞比容(HCT)]、炎性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51/54),高于对照组的80.39%(4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BI、足背动脉血流速度、TcPO_2等下肢血管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V、HBV、LBV、HCT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P-9、VCAM-1、IL-6等炎性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下肢血管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炎性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α-硫辛酸治疗。

    2025年20期 v.37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依帕司他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

    姚辉娟;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1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23%(58/65),高于对照组的70.77%(46/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尿微量白蛋白、BUN、Sc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1β、MCP-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贝那普利治疗。

    2025年20期 v.37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效果

    齐艳坡;闫圣杰;陈俊;廖煜;

    目的:观察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该院收治的80例ARDS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通气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峰值流速(PFE)]、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FE、FEV_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中心静脉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平均动脉压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CO_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PaO_2、Sp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2.50%(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ARDS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通气功能指标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

    2025年20期 v.37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

    李文艳;许志强;

    目的:观察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122例AECOP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吸入性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疾病严重程度[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肺功能指标[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炎性指标[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6%,高于对照组的8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R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CO_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Pa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EF、FEV_1、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CT、IL-6、HIF-1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AECOPD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水平,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以及降低炎性指标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布地奈德治疗。

    2025年20期 v.37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肱动脉-肘正中静脉自体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焦林娟;陈庆云;王莹;刘萍;

    目的:观察肱动脉-肘正中静脉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AVF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头静脉-桡动脉AVF治疗,观察组采用肱动脉-肘正中静脉AVF治疗,比较两组一次性手术成功率、术后6个月内瘘通畅率、术后1年内瘘通畅率、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肾脏疾病特异性调查表(KDQ)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内瘘通畅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内瘘通畅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KDQ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IL-6、hs-CRP、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动脉-肘正中静脉AVF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提高一次性手术成功率、术后6个月内瘘通畅率、术后1年内瘘通畅率、术后6个月KDQ评分,效果优于头静脉-桡动脉AVF治疗。

    2025年20期 v.37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普芦卡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效果

    魏真真;吴志伟;闫筱新;

    目的:观察普芦卡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13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乳果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普芦卡必利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腹胀、肛门坠胀感、排便困难)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最大肛门收缩压、直肠最大耐受量)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63/65),高于对照组的84.62%(5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肛门坠胀感、排便困难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肛管静息压、最大肛门收缩压、直肠最大耐受量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芦卡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降低肛肠动力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乳果糖治疗。

    2025年20期 v.37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信迪利单抗联合FP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

    马新焕;

    目的:观察信迪利单抗联合FP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7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5)、研究组(n=38)。对照组采用FP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CD4~+)、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存率。结果:研究组疾病控制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8~+、CD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19-9、TSGF、SCC-Ag、CA125、CE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肾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年生存率为52.63%,高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FP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可提高疾病控制率与1年生存率,改善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以及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FP化疗方案治疗。

    2025年20期 v.37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手术联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效果

    马芳芳;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PAND)治疗子宫内膜癌(E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2024年该院收治的70例EC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联合PAND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联合PAND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水平,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前后肿瘤标志物[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HER2、CA125、CEA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PAND治疗EC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疼痛评分、肿瘤标志物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开腹手术联合PAND治疗,但会延长手术时间。

    2025年20期 v.37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效果

    曹欢;杜明阳;李杰玉;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该院收治的88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采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总甲状腺素(TT_4)]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水平、术后炎性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术后应激指标[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醛固酮(ALD)、皮质醇(Cor)]水平和术后外观满意度评分。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TSH水平均低于术后7 d,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FT_3、FT_4、TT_4水平均高于术后7 d,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3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CRP、WBC、TNF-α水平均低于术后1 d,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ACTH、Cor、ALD水平均低于术后1 d,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瘢痕、乳头乳晕感觉等术后外观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可提高术后外观满意度评分,改善甲状腺功能指标和围手术期指标水平,降低炎性指标和应激指标水平,效果优于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

    2025年20期 v.37 63-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神经节苷脂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效果

    夏林林;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107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55)。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纯音听力阈值、血清学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52/55),高于对照组的80.77%(4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4000、2000、1000、500、250 Hz等纯音听力阈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VCAM-1、IL-1β、E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CGR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清学指标水平,以及降低纯音听力阈值,效果优于单纯地塞米松治疗。

    2025年20期 v.37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布洛芬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效果

    卢园园;刘燕;

    目的:观察布洛芬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洛芬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牙周健康指标(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深度)水平,龈沟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70.0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深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NF-α、IL-1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牙周健康,减轻龈沟炎症反应,效果优于单纯盐酸米诺环素治疗。

    2025年20期 v.37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氨甲环酸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

    李克;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甲环酸治疗,比较两组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输血率,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APTT、PT均长于术前,但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Hb、HCT水平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联合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减少失血量,降低输血率,改善凝血功能指标、Hb、HCT水平,效果优于单纯PFNA内固定术治疗。

    2025年20期 v.37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干扰素局部注射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多发性跖疣患者的效果

    张双健;

    目的:观察干扰素局部注射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多发性跖疣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98例多发性跖疣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液氮冷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CD8~+、CD4~+、CD3~+、CD4~+/CD8~+)、炎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γ干扰素(IFN-γ)]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F-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IFN-γ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局部注射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多发性跖疣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T细胞亚群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以及降低复发率的效果优于单纯液氮冷冻治疗。

    2025年20期 v.37 77-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麦角新碱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前置胎盘患者的效果

    周艳春;经雯;

    目的:观察麦角新碱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前置胎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前置胎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麦角新碱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卵巢功能指标[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以及围产期指标(产后12和24 h出血量、出血时间)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E_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LH、FSH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O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SOD、GSH-Px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12、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3/40),低于对照组的25.0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角新碱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前置胎盘患者可改善卵巢功能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降低围产期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米索前列醇治疗。

    2025年20期 v.37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乳房按摩治疗产后乳房胀痛患者的效果

    孟婉;单显;

    目的:观察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乳房按摩治疗产后乳房胀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100例产后乳房胀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乳房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乳房胀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泌乳素水平、母乳喂养效能[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量表(BSES-SF)]评分,泌乳始动时间,纯母乳喂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1、3 d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 d后,两组血清泌乳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两组BSES-SF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乳房按摩治疗产后乳房胀痛患者可降低乳房胀痛评分,提高血清泌乳素水平、母乳喂养效能评分和纯母乳喂养率,缩短泌乳始动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乳房按摩治疗。

    2025年20期 v.37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机械通气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效果

    王银;王光宇;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序贯HFNC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CRP、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_2、Sa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序贯HFNC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血气分析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机械通气治疗。

    2025年20期 v.37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复合凝乳酶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效果

    徐亚飞;郝海菊;

    目的:观察复合凝乳酶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濮阳广慈医院收治的9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合凝乳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脑肠肽相关因子[血管活性肠肽(VIP)、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胃肠激素(促胃动素、促胃泌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餐后饱胀、餐后疼痛、腹部烧灼感、早饱感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5-H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VIP、CG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促胃动素、促胃泌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凝乳酶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胃肠激素水平,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改善脑肠肽相关因子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

    2025年20期 v.37 90-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中西医结合

  • 麝香保心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效果

    李昂;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该院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行PCI治疗,术后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心肌损伤标志物[脑钠肽(BN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的78.05%(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IVST、LVEDD、LVES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NP、s I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2025年20期 v.37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气虚血瘀证患者的效果

    孙利民;徐红强;王艳玲;何明伟;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气虚血瘀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气虚血瘀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BI)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蛋白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和血栓弹力图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值)、最大振幅(MA值)、凝血形成时间(K值)、α角]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I、FM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NIHSS评分、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值、K值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α角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两组MA值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气虚血瘀证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BI、FMA评分,改善血栓弹力图参数水平,降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2025年20期 v.37 97-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肾衰宁胶囊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

    陈静;

    目的:观察肾衰宁胶囊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KD)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4年6月该院收治的79例DK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8)、研究组(n=41)。对照组采用替米沙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肾衰宁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24hUP)、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hUP、BUN、UAER、Sc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TGF-β1、Hcy、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宁胶囊联合替米沙坦治疗DKD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肾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炎性指标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替米沙坦治疗。

    2025年20期 v.37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拟香砂温胆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糜烂性胃炎患者的效果

    刘雪艳;

    目的:观察自拟香砂温胆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糜烂性胃炎(EG)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E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香砂温胆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黏膜病变程度[改良Lanza评分(MLS)]评分、胃功能指标[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L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GⅠ、PGⅡ、G-17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香砂温胆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EG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胃黏膜病变程度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2025年20期 v.37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益精补阳还五汤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效果

    李会霞;

    目的:观察益精补阳还五汤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4年5月该院收治的108例POAG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予以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精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视野缩小、视物昏蒙、眼珠胀痛、神疲乏力)积分、眼血流动力学指标[视网膜中央动脉(CRA)阻力指数(RI)、舒张末期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53/56),高于对照组的78.85%(4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野缩小、视物昏蒙、眼珠胀痛、神疲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A的PSV、EDV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R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精补阳还五汤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POAG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眼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

    2025年20期 v.37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壮骨活血汤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后患者的效果

    郑付扬;杨鑫;

    目的:观察壮骨活血汤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LF)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开封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OTL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壮骨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恢复情况(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肿胀消退时间),治疗前后骨代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Ⅰ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伤椎Cobb角、功能障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PⅠN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TRACP-5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bb角均小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骨活血汤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OTLF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后患者可缩短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肿胀消退时间,改善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以及降低功能障碍评分,效果优于单纯阿仑膦酸钠片治疗。

    2025年20期 v.37 111-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龙胆泻肝汤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效果

    孙桂芳;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86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克林霉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疾病相关指标(阴道pH值、乳酸杆菌数目)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阴痒、阴中潮红、带下量多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pH值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乳酸杆菌数目均多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IL-2、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阴道pH值,增加乳酸杆菌数目,减轻阴道炎症反应,效果优于单纯克林霉素治疗。

    2025年20期 v.37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柴胡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

    赵敏;代杰;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咳嗽、肺啰音、发热)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水平、血气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中医证候积分(高热不退、咳嗽、痰黄黏稠),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5.0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咳嗽、肺啰音、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_1、SaO_2、Pa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WB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高热不退、咳嗽、痰黄黏稠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和血气指标水平,以及降低炎性指标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效果优于单纯阿奇霉素治疗。

    2025年20期 v.37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中医药研究

  • 补肾解毒汤联合艾灸治疗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患者的效果

    吴新萍;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汤联合艾灸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氮质血症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2023年该院收治80例CRF氮质血症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艾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面色晦暗、纳呆食少、乏力倦怠、脘腹胀满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Ccr、GF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解毒汤联合艾灸治疗CRF氮质血症期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肾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炎性因子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艾灸治疗。

    2025年20期 v.37 122-12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检验与影像

  • 颈动脉超声参数、血清NOD样受体蛋白3水平与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祝豫辰;

    目的:分析颈动脉超声参数、血清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水平与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2023年该院收治的194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ASCVD将其分为合并ASCVD组(66例)与未合并ASCVD组(128例)。另回顾性分析同期该院97名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三组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血清NLRP3水平检测和ASCVD判定,比较三组颈动脉超声参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血清NLRP3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颈动脉超声参数、血清NLRP3水平与糖尿病合并ASCVD的相关性。结果:未合并ASCVD组、合并ASCVD组IMT、RI、PI和血清NLRP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合并ASCVD组均高于未合并ASCVD组,未合并ASCVD组、合并ASCVD组PSV、ED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合并ASCVD组低于未合并ASC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MT、RI、PI和血清NLRP3水平与糖尿病合并ASCVD均呈正相关(r>0,P<0.05),PSV、EDV水平与糖尿病合并ASCVD均呈负相关(r<0,P<0.05)。结论:IMT、RI、PI和血清NLRP3水平与糖尿病合并ASCVD均呈正相关,PSV、EDV水平与糖尿病合并ASCVD均呈负相关。

    2025年20期 v.37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100A4、ING4表达水平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杨文青;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100钙结合蛋白A4(S100A4)、生长抑制因子4(ING4)表达水平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4年9月该院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9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和不同病理特征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100A4、ING4表达水平,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100A4、ING4表达水平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S100A4阳性率高于对照组,ING4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侵犯范围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100A4、ING4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肌壁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100A4、ING4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100A4表达水平与肌壁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NG4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肌壁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呈负相关。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100A4、ING4表达水平与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

    2025年20期 v.37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内镜套扎术与组织胶注射治疗老年蔓状隆起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比较

    刘梦荻;董锦;

    目的:比较内镜套扎术与组织胶注射治疗老年蔓状隆起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41)。研究组采用内镜套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组织胶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镜特征指标(红色征占比、曲张静脉数目、曲张静脉最大直径)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红色征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曲张静脉数目少于术前,曲张静脉最大直径小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4/39),低于对照组的29.27%(1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套扎术治疗老年蔓状隆起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可降低红色征占比和并发症发生率,优于组织胶注射治疗,其余临床指标结果二者相当。

    2025年20期 v.37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TC/HDL-C比值、HbA1c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陆蕾芳;管佳丽;

    目的:分析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散瞳眼底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n=126)和DR组(n=114)。比较两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DR患者TC/HDL-C比值、HbA1c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C/HDL-C比值、HbA1c水平与DR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DR组TC/HDL-C比值、HbA1c水平均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DR患者TC/HDL-C比值、HbA1c水平均高于轻度患者,且重度患者高于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C/HDL-C比值、HbA1c水平与DR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P<0.05)。结论:TC/HDL-C比值、HbA1c水平与DR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

    2025年20期 v.37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联合直丝弓滑动矫治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刘健;李枝鸿;

    目的:观察微螺钉种植体支抗联合直丝弓滑动矫治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8月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0)。两组均采用直丝弓滑动矫治,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采用口外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咀嚼率、咬合力、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颌面部指标[(牙合)平面与前颅底平面夹角(OP-SN)、上齿槽座角(SNA)、下齿槽座角(SNB)]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31/32),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咀嚼效率、咬合力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IL-1β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OP-SN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NA、SN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联合直丝弓滑动矫治应用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咀嚼效率和咬合力,减小OP-SN,效果优于口外弓支抗联合直丝弓滑动矫治。

    2025年20期 v.37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速涡轮钻微创法与传统凿骨劈冠法治疗低位埋伏下颌阻生智齿患者的效果比较

    王洪君;

    目的:比较高速涡轮钻微创法与传统凿骨劈冠法治疗低位埋伏下颌阻生智齿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2023年该院收治的120例低位埋伏下颌阻生智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凿骨劈冠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速涡轮钻微创法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张口受限程度、手术前后炎性指标[血清正五聚蛋白(PTX3)、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过氧化物酶(MPO)、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张口受限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PTX3、ICAM-1、MPO、PGE_2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速涡轮钻微创法治疗低位埋伏下颌阻生智齿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张口受限程度,以及降低炎性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传统凿骨劈冠法治疗。

    2025年20期 v.37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裴万里;高凯旋;莫涛;

    目的: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式不同将其分为内固定组与置换组各45例。置换组行THA治疗,内固定组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水平、生物力学指标(扭转1.5°时扭转刚度、扭转1.5°时扭转扭矩、荷载800 N时压缩刚度、荷载800 N时压缩位移)水平、术后不同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法(HH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置换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内固定组,手术时间长于内固定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扭转1.5°时扭转刚度、扭转1.5°时扭矩、荷载800 N时压缩刚度均大于内固定组,荷载800 N时压缩位移小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置换组HHS评分均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改善生物力学指标水平,提高髋关节功能评分,效果优于PFNA内固定术治疗,但会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量。

    2025年20期 v.37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斜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与普通钢板掌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韩盼盼;

    目的:比较斜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LCP)与普通钢板掌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行手术治疗的101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1例。对照组行普通钢板掌侧入路内固定术,研究组行斜T型LCP掌侧入路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手术前后腕关节功能(Cooney腕关节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48/51),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两组Cooney腕关节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T型LCP掌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腕关节功能评分,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效果优于普通钢板掌侧入路内固定术。

    2025年20期 v.37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高建;陈浩然;郭洋洋;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老年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28例老年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4例。研究组采用UBE治疗,对照组采用PLIF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水平、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障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2%,低于对照组的1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治疗老年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可提高治疗优良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以及降低疼痛程度评分、腰椎功能障碍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PLIF治疗。

    2025年20期 v.37 152-154+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清sTNFR Ⅱ、HLA-G、CK19水平与HPV感染患者HPV高危型的相关性

    霍红飞;徐跃勇;张朵梅;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sTNFR Ⅱ)、人白细胞抗原-G(HLA-G)、细胞角蛋白19(CK19)水平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HPV高危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3例HP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并根据HPV分型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高危型患者(n=45)和低危型患者(n=48)。另回顾性分析安阳市肿瘤医院同期93名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TNFR Ⅱ、HLA-G、CK19水平,不同HPV分型患者血清sTNFR Ⅱ、HLA-G、CK19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血清sTNFR Ⅱ、HLA-G、CK19水平与HPV感染患者HPV高危型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sTNFRⅡ、HLA-G、CK1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患者血清sTNFR Ⅱ、HLA-G、CK19水平均高于低危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TNFR Ⅱ、HLA-G、CK19水平与HPV感染患者HPV高危型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P<0.05)。结论:血清sTNFR Ⅱ、HLA-G、CK19水平与HPV感染患者HPV高危型均呈正相关。

    2025年20期 v.37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护理

  • 目标策略下的针对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边蒙蒙;李丹丹;张月月;

    目的:观察目标策略下的针对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该院进行手术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目标策略下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58%(7/48),低于对照组的33.33%(1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乐观、坚韧、力量等CD-RISC评分和总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2%(47/48),高于对照组的8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策略下的针对性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可提高心理弹性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5年20期 v.37 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知信行理论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恢复期合并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刘伟;

    目的:观察知信行理论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恢复期合并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死恢复期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知信行理论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护理依从率。结果:护理后,两组HAMA、HAMD等负性情绪评分和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ESCA各维度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知信行理论护理可提高老年脑梗死恢复期合并抑郁症患者ESCA评分、护理依从率,降低HAMA、HAMD、NIHS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5年20期 v.37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应娟娟;洪梓岭;董智华;

    目的:观察慢性病轨迹模式(CITM)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65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CITM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6 min步行距离和生命质量[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SE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均长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CQQC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CITM护理可提高CHF患者自我效能和生命质量评分,延长6 min步行距离,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5年20期 v.37 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前馈控制的康复护理在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玉端;

    目的:观察基于前馈控制的康复护理在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3年该院收治的100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采用基于前馈控制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命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评分、心功能指标[心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结果: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疾病主观感受、心绞痛发作情况、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治疗满意程度等SAQ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LVEDD、心率、LVESD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前馈控制的康复护理应用于心绞痛患者可提高生命质量评分,以及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和心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5年20期 v.37 169-17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风险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刘盼;

    目的:观察基于风险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98例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风险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风险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可缩短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以及降低疼痛程度和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5年20期 v.37 172-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思维导图指导下的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晓月;

    目的:观察思维导图指导下的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98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思维导图指导下的康复护理,两组均护理4周。比较两组遵医行为评分,护理前后疾病认知[布里斯托尔慢性阻塞性肺病认知问卷(BCKQ)]、健康行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生命质量[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饮食、运动、用药等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BCKQ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PLP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指导下的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可提高遵医行为、疾病认知、健康行为、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5年20期 v.37 176-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精细化护理在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许冬;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在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于该院行甲状腺癌手术的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7)、研究组(n=47)。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舒适度[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C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应用于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可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舒适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5年20期 v.37 17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纽曼系统护理在喉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程耀辉;纪晓丹;王会会;刘国旗;段旋;

    目的:观察纽曼系统护理在喉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07例喉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5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纽曼系统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时间(经口进食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护理前后吞咽功能[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MDADI)]评分、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命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经口进食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情感、功能、生理、总体状况等MDAD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2/54),低于对照组的16.98%(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纽曼系统护理可提高喉癌术后患者吞咽功能和生命质量评分,缩短康复时间,以及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5年20期 v.37 182-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保护动机理论护理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吴鑫;

    目的:观察保护动机理论护理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术后采用保护动机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功能量表(LKS)]、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心理状态[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ESCA、LK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VAS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躯体化、焦虑、抑郁等SCL-90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2%(3/34),低于对照组的29.41%(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护动机理论护理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可提高自护能力、膝关节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降低疼痛程度、心理状态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5年20期 v.37 186-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位一体多学科协作护理在胎膜早破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高圆圆;张彤;丁闪闪;

    目的:观察三位一体多学科协作护理在胎膜早破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96例胎膜早破剖宫产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三位一体多学科协作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相关指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水平、母乳喂养情况[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评分、母乳喂养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技能、内心活动等BSE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位一体多学科协作护理应用于胎膜早破剖宫产产妇可提高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缩短康复进程,以及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5年20期 v.37 190-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三位一体急救护理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淑月;彭红利;闫晓艳;

    目的: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三位一体急救护理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AOP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救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三位一体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时间、护理前后意识状态[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抢救时间、特异性解毒药使用时间、入院至洗胃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C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3/30),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三位一体急救护理应用于AOPP患者,可缩短急救时间,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急救护理。

    2025年20期 v.37 19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